品诗知红楼|| 枉凝眉·任是凝眉也枉然

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

秋流到冬尽,

春流到夏!

——《红楼梦曲·枉凝眉》

《枉凝眉》是《红楼梦十二曲》中最为人所熟悉的一首。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所有插曲中最受人喜欢的一首,作曲者是著名作曲家王立平,演唱者是陈力。

和第一首《终身误》以贾宝玉的视角来写不同,这首《枉凝眉》是以上帝视角或者说全能视角也可以说是第三者视角来写的。题目“枉凝眉”,枉,是徒然、白费的意思,凝眉,即是皱眉,忧愁沉思的样子。合在一起就是“徒然的忧愁”之意。另外,我觉得把“凝眉”理解为脉脉含情地凝视似乎也可以。

文字是神奇的,字和字的组合往往会产生神奇的效果。“枉凝眉”三个字中,“凝眉”二字具有很强的视觉感,“枉”字具有一种强烈的心理冲击力,三个字组合在一起,一个枉费苦心的忧愁者的形象呼之欲出。看过87版《红楼梦》的人,看到这三个字,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林黛玉紧蹙眉头泪水盈盈的样子。

一般人都会把“枉凝眉”归于林黛玉,其实放在贾宝玉身上也是一样的。

无论是写宝钗的《终身误》还是写黛玉的《枉凝眉》都是离不开贾宝玉的。宝钗和黛玉生活和命运的或喜或悲的结局的根源都在贾宝玉身上。《终身误》以宝玉的口吻来写宝钗,《枉凝眉》虽然以一种全新上帝全能全知的视角来写林黛玉,但同样不能少了贾宝玉的“陪伴”。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阆苑仙葩,是黛玉;美玉无瑕,是宝玉。黛玉本是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因得神瑛灌溉而具灵性,所以称为“仙葩”,葩,即是花,指绛珠草,阆苑,是传说中神仙居住之地。阆苑仙葩和美玉无瑕都是玲珑剔透之物,本应为一神仙眷侣,但奈何一个“缘”字。

若说没奇缘, 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是对命运的扣问。同样既可以理解为是贾宝玉的发问,也可以理解为是林黛玉的发问(在五四以前,没有他她的区别,这里的“他”,既可指男也可指女)。命运扳起面孔,毫不通融,该怎样就只能怎样,缘分既已注定今生能相见相望却不能相守,于是任凭你如何的泪水如倾如何地呼天抢地,一腔的心事最后都只能成空。

于是,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枉自嗟呀,嗟呀是叹息的意思,指黛玉,想一想《葬花吟》《秋风秋雨夕》等诗,就可知道黛玉拿着手帕空自叹息,流了多少无望之泪。同样,黛玉流了多少泪,宝玉就倾注了多少的牵挂,但牵挂也只是徒然,只是空劳牵挂。贾宝玉的一颗心大概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是在林黛玉的身上。而林黛玉一天到晚地唉声叹气,泪水婆娑。枉自嗟呀,空劳牵挂,这两个词何其传神地写出了二个人最大的“心病”。

于是,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水中之月,镜中之花,都是美好而虚无之物,象征着宝玉黛玉之间那注定的情感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宝黛爱情就是这样的东西,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红楼梦》,一个字一个字地眼看着它的毁灭的人,心中体验着什么叫作美好,什么叫作无奈,什么叫作命运。

万物都有一个结束。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枉凝眉》的最后一句归结到林黛玉身上,归结到黛玉今生的“使命”——还债(泪)——上。无论怎样的“嗟呀”,无论怎样地“牵挂”,那一腔心事最后只能倾注的无尽的泪水之中了。当泪水流尽,人生也归于虚无,一结就都结束了。

最后一句“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流行的120回《红楼梦》中没有“尽”字,变成了: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少了一个“尽”似乎更流畅了,这是很多人的感觉。但加上一个“尽”,你仔细读一读品一品,会有更多的韵味,也更符合这首曲那愁肠百结的伤感。所以,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插曲《枉凝眉》的歌词中,就保留了这个“尽”字。

说到87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插曲,有一点感叹:在电视剧中一共有《序曲》、《引子》、《枉凝眉》、《葬花吟》、《紫菱洲歌》、《红豆曲》、《秋窗风雨夕》、《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叹香菱》、《题帕三绝》、《好了歌》13首歌曲,歌词都是用《红楼梦》中的原词,由王立平谱曲,陈力演唱。陈力唱出了沧桑凄感、动人魂魄的天籁悲音,这亦是陈力的绝唱,之后因为人生变故,她不再从事歌唱事业。

若干年前,我给学生开了一门《红楼梦欣赏》的课,我满心感动地把这些歌放给学生听。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学生们听了,脸上都是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更甚者笑了出来,那笑声中有像听了“鬼音乐”一样情绪。

我没有批评他们,也许只是时间未到吧,也许是审美品味的时代差异。我记得我灰头土脸地下了课,后面的课上就再也没有给他们放这些音乐。后来,给他们放了新版的电视剧《红楼梦》的一些片断,效果总算差强人意。

又想到《红楼梦》这本书,位列四大名著之首,教育部规定为中学必读书目,高考也考。学生们都要读,但我想,大部分的学生是为考试而读的,肯定很多学生一边读一边在心里抱怨曹雪芹,在很多人的眼中心中口中,读《红楼梦》,味同嚼蜡吧!

《红楼梦》是阳春白雪,注定曲高和寡。那些今天听陈力的歌而感觉莫名其妙,看《红楼梦》书而味同嚼蜡的,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也许会重新走进《红楼梦》的世界,不是为了考试。

蒋勋说,我们在读《红楼梦》的时候,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这首《枉凝眉》还有一种非主流的理解,简述如下:

这一种观点认为,这支曲子和《终身误》一样,也是以宝玉的口吻写的。曲中的“阆苑仙葩”是黛玉,“美玉无瑕”形容人品容貌都无可挑剔,是宝钗。“枉自嗟呀”是黛玉,“空劳牵挂”是宝钗,因为宝玉爱的是黛玉,但最终却娶了宝钗,宝玉对宝钗视若无睹,所以宝钗对宝玉是“空劳牵挂”。“水中月”是黛玉,对宝玉来说可望而不可即;“镜中花”是宝钗,是说宝钗不能如黛玉那样了解宝玉之心,所以宝玉看着宝钗,虽觉美丽,但却感觉冰冷,距离遥远。

客观地说,这种理解也不是全无道理。从另一方面想,这种多解性正是《红楼梦》的一个魅力所在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