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幸福的勇氣》(二):從教育之書到人生之書

這本書,我最初以爲是給教育者看的,看了三分之二,後面開始講個人了。

青年作爲老師,用阿德勒的方法教不好學生,除了沒有真正尊重學生,還有自己的問題,沒有學會人生三大課題。


1.不是過去決定現在,是現在決定過去

無論過去發生什麼,那都不起決定作用。過去有沒有精神創傷都沒有關係,因爲人並不是受過去的“原因”驅動,而是按照現在的“目的”活着。

決定我們生活方式的並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之前的人生髮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處”的你自己。

阿德勒思想本身就是基於對人的尊嚴與潛能的強烈信賴,他認爲“人隨時可以決定自我”。

我們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什麼真正意義上的“過去”。只有根據千人千樣的“現在”而被着色的各種各樣的解釋。


2.教育者的是做什麼?

首先,不可以批評孩子。因爲批評是一種破壞相互“尊重”的行爲,發怒或斥責是一種低成本、不成熟、暴力性的交流手段。

並且,也不可以表揚。表揚會令共同體中滋生競爭,讓孩子們形成“他人是敵人”的生活方式。

並且,批評或表揚,也就是賞罰,會妨礙孩子“自立”。因爲賞罰是企圖將孩子置於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這種方式的大人內心害怕孩子“自立”。

阿德勒還否定“認同需求”,主張把追求他人認同換作自我認同。

想要通過拯救他人使自己獲救,通過扮演一種救世主的角色來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這是無法消除自卑感的人常常會陷入的優越情結的一種形態,一般被稱爲“彌賽亞情結”。它是一種想要成爲彌賽亞也就是他人的救世主的心理性反常。

這個是青年的需求,渴望拯救一切。

教育的目標是什麼?教育者應該做的工作是什麼?我們的辯論從這些問題出發。

阿德勒的結論很簡單。教育的目標是自立,教育者應該做的工作是“幫助其自立”。教育的入口是尊重;而尊重就是信賴;然後,基於信賴的關係就是交友關係。

“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句話。無論什麼樣的對象,都可以去“尊重”去“信賴”。因爲這並非由環境或對象所左右,而是取決於你自己的決心。

以自我爲中心的人並不是因爲“喜歡自己”才只關注自己。事實恰恰相反,正因爲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內心充滿不安,所以才只關心自己。

青年投身教育,是把它作爲工作,而不是交友,也沒有信賴,當然更沒有愛。

他也不愛自己,如何愛別人?


3.如何去愛?

愛,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幸福”。這就是愛,共同體的感覺。

人可以改變,可以改變生活方式,可以改變世界觀或人生觀。而愛就是將“我”這一人生主語變成“我們”。我們通過愛從“自我”中解放出來,實現自立,在真正意義上接納世界。

愛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在這裏必須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們”的幸福。唯有如此,我們纔可以脫離“自我”,纔可以從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來,實現真正的自立。自立就是脫離孩童時代的生活方式,擺脫自我中心性。

弗洛姆說:“人在意識上害怕不被愛,但事實是無意識中懼怕愛。”並且,他還說:“愛是明明沒有任何保證卻依然會發起行動,抱着自己如果愛的話對方心中也一定會產生愛這樣的希望,全心全意地自我奉獻。”

只想“輕鬆”或者“快樂”地活着的人即使能夠得到短暫的快樂,也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我們只有通過愛他人才能從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來,只有通過愛他人才能實現自立。並且,只有通過愛他人才能找到共同體感覺。

“世界很簡單,人生也是一樣。”

“但是,保持單純卻非常困難,那裏有平凡日常的無盡考驗。”


這兩篇都算讀書筆記吧,因爲我只是通過歸納總結,把這本書變薄了。

至於核心思想,作者有提到過大半生研究阿德勒可能纔會懂,所以我只是花了4小時來看,只是瞭解皮毛一點點啦,不過仍然給了我很多啓發。

另外推薦文中多次出現的弗洛姆,也是以爲心理學家,著作《逃避自由》《愛的藝術》,本人大學有幸讀過,薄薄一本寫得很棒。家裏也有買這書,下次回家可以再翻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