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建,最适合孩子成人的教育土壤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都吃晚饭了吗?没吃的可以一边端着碗吃饭,一边听我胡乱瞎说。

    我叫郭媛,2003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开始执教当老师。往年开家长会通常都在周六上午,我也习惯于那个周五晚上开夜车,通宵不眠,准备周六的家长会。今年与以往稍有不同,开家长会的时间定为周六晚上,我昨晚就休息好了。

与往年更不同的是,我今天很兴奋,虽说从昨天到现在,身体一直在发烧,但也不能改变我现在兴奋和期待的心态。

为什么兴奋?如同亲家第一次会面定日子的感觉一样。你们的孩子们,已经交给我一个半月了,孩子我很满意,也愿意与你们在未来的三年里,一起做好这50个孩子的好老班、好家长,今晚,就算是我们一起来谋划我们孩子未来三年的会面。可惜,我感冒又发烧了,为了保护好你们,咱们还不能相见,只能你们通过几寸见方的手机屏,来参观一下我的容颜。

好了,言归正传。

目前,我们班级有50名学生,从稍大一点的角度来看,这是二中整个七年级众人瞩目的班级;从小的角度来说,这一场相遇,是孩子们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

为了落实全国教育大方针“双减”的政策,今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钉钉上,好好地研究一下“双减”环境下对孩子的培养和教育问题。

双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学生校外培训。国家出台此政策,旨在改变目前陈旧的教育套路,为社会培养更多真正有益之才、有用之人。

以前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虽说也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但在许多高中违背教育初衷,进行“择优教育”、“掐尖模式”的选拔学生大环境下,老师们为了输送更多“优质”生源,恨不能初中就讲微积分,就学高分子物理;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孩子投入巨资报名各种补习班;孩子们为了有好的学校上,不得不朝五晚九,“头悬梁、锥刺股”...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如同陷入了传销组织,各种违揹人类自然发展规律的标语和口号栉次鳞比。于是,老师们面对学生成绩焦虑,家长们面对孩子成绩起伏焦虑,孩子也焦虑,但因为孩子太弱小其焦虑也不被认可,就演变成了许多孩子患有“抑郁症”、“自闭症”、“精神病”、社交恐惧症等等。可怕的是,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却没人为其买单,也没有人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日本著名学者江本胜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重要的影响全人类的秘密,并写成一部书,叫做《水知道答案》。他对同样两杯水分别进行监测,发现那一杯总受批评、指责、辱骂的水分子在显微镜下变得杂乱无章;而另一杯总是得到称赞、表扬、肯定的水,在显微镜下呈现出各种好看的对称的雪花样的图案。

我们人的身体,大约60%左右是水构成的,我们该如何对待这样一个身体呢?

反思过后,我们发现,对待我们的孩子,在他成长中,给予他帮助、引导、肯定和鼓励的教育,一定比指责、批评、否定和讽刺的教育,要有效得多,有用的多。

我知道你们为孩子选择我,其实不是看重我的教学能力,也不是欣赏我的管班方法,我想,应该是更看重我对每个孩子尊重理解、静待花开的平和心态。

那么,今天,我就想郑重其事地提出我这么多年的教育理念:

尽力引导我的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有文化有素养的人!

无论是基础测试还是练习,其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之间比成绩,彼此竞争,只是想通过练习和测试,来帮助孩子们进行学习的反思和调整。因此,一看到成绩就激动的找我分析的家长,我都很想劝你冷静、理性。我们要改变陈腐的教育观念,或者是从父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管孩子的方式,如今社会在发展,孩子们已经不同了,我们不能刻舟求剑、固步自封。

然而,可喜的是,我们是第一代真正教育型的家长。以往的家长,都不知怎么做教育,孩子自然就长大了。

对目前的孩子们,有人说变聪明了,也有人说越来越懒越来越笨了。

说变聪明的,是看到才两岁大的孩子,就可以轻松地打开手机,随意翻找自己喜欢的视频或游戏的家长们;说变笨的,是因为最基本的运算都出错,一道题文字稍微多一些,就不知道怎么做的老师们。

要我说,现在的孩子应该基因更优良了,父母更关注孩子的成长了,应该是变得更好了。会玩手机是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强,这种能力在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是天生具有;文字多的不会看不懂,只是因为现在声色犬马,家里电视、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太多,孩子们的眼睛长期看不到纸质书的缘故。

那么,如何在目前的环境下,培养出有文化有素养的孩子呢?

美国教母艾斯特.沃西基在《硅谷超级家长课》中提出,我们至少要培养孩子五种能力,分别是:信任、尊重、独立、合作、善意,首写字母简写为“trick”。这五种能力是抓手,是纲领,至于如何细化,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第一,信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逐渐缺失。目前对美国00后的调查中发现,只有19%的年轻人,才愿意相信别人。没有最基本的信任,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彼此缺乏理解,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所以,那天我在家长群中这样说过,“既然选择了这所学校,就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只有你们信任我们不是为一己之私,才会理解我们的适当惩戒;只有你们信任我们一心为教育,为孩子,才不会让你们生无妄之气,吐无力之槽。孩子也是。他们信任家长和老师们,才会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心情和盘托出给我们,他不至于孤独,不至于用偏激的方式去解决矛盾。

比如今天,我四岁的小女儿要吃西瓜,要我帮她将籽取出来。我就给她一张纸,并告诉她:“妈妈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将籽自己吐出来,吐得这张纸满满的!”她好奇地睁大眼睛问我:“我真的可以吗?”“你当然可以,妈妈相信你!”

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正是因为得到了很多人的信任,所以变得自信,更加独立。

记得高考前的一个晚上,我回到家中后,到半夜还睡不着,就去找父亲聊天。没想到父亲将嘉陵125摩托车的钥匙递给我:“去,骑车去兜一圈去!”那时的我,觉得父亲疯了。因为我从来没有摸过摩托车,更不要说骑了。父亲又加了一句,彻底让我崩溃,“反正这个点儿了,街上也没人能让你撞!”我就真的骑着摩托车出去兜了一圈。试问,那种对孩子的信任,我们几个家长能做到? 

而这种信任,我在学校里,经常会给他们,家长们怎么样呢?您信任自己的孩子吗?

打造家庭中互相信任的土壤,给孩子足够强大的自信,孩子在未来才能与别人友好合作,才能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

第二,尊重。孩子从出生起,就已经拥有超乎我们理解的智慧,他可能对我们的世界还没有发表任何见解,但他已经在寻找自我的存在性。他出身的家庭,他就读的学校,都是他赢得尊重的起跑线。在家里,给予孩子家庭事务的参与权,把孩子当成人看,对于他自己的事情,尤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我家老大也是七年级,暑假时,我们就告诉他由他自己拿主意去哪里上学?他选择哪个学校,我们就让他去那里上。

一个从小意见受到尊重的孩子,他能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如何去自尊自爱。但现在,我们有的孩子常常受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过度保护,他们在这种保护中学到了唯我独尊、自私自利,他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青春期到来时倒行逆施,为所欲为,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莫大的障碍。因此,尊重孩子,但不能尊宠孩子,这个度要我们大人们去把握。

第三,独立。我们要足够相信孩子,给孩子安静的不被外界打扰的家庭学习环境,让他学会自己与自己独处,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自己为自己的作业负责。我们老大的作业,从小到大我都从未给他检查过,即使老师要家长签字,我也只负责我的签字的那部分。刚开始他也会出错率很高,但我说过,你的作业完成之后,你要自己检查一遍,彻底没问题了就找我来签字。因为你胡乱做和错题满篇,都将会得到老师的惩戒,你要学会自己为自己负责。

但有些家长也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了,他可以在他的地盘上随心所欲,孩子们不是静下心来学习,而是窝在被窝里打游戏,玩手机。针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做父母的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你想让孩子爱读书,你能不能做到?首先你是不是肯花时间来读书?其次是书离孩子有多远?是不是在家里触手可及的地方?孩子在读书时,有没有安静的环境?

有的家长对我说:“郭老师,你说说我家孩子,他放假回来只是玩电脑,作业都是随便应付的!”其实,他在学校里为什么可以静下心来?电脑的网线为什么不可以收起来?家里有几个人不玩手机不看电视?如果我家孩子这段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我们夫妻俩就先反思自己,是不是一回家就只是看电视玩手机了?

第四,合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与别人的配合,是他将来为人处事情商高下的体现,也是他社交能力的锻炼。在学校里,他在一个集体中,我需要教给他们,如何分工做事情;如何互帮互助,让班级成为一个团结的、积极向上的团体。孩子在家里,也同样可以让他参与家庭劳动中,体验与别人配合的快乐。

记得1999年香港一次晚会中,叶倩文拿起话筒来唱刘德华的歌,刘德华负责伴奏。但叶倩文唱着唱着忘词了,她轻轻地拍了拍身边刘德华的肩膀,刘德华立刻接了下去,并且唱的低音。那一次,据说是刘德华唱歌最难听的一次。但是叶倩文很感激他,大家都称赞华仔情商高。

最后,是善意,这也是我参与教育的初衷。孩子若学会与人为善,学会善待别人,那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可惜,我们现在很多成人因为生活压力太大,遭遇到不公平事情太多,我们的斤斤计较和恶意竞争,让孩子生活在抱怨和悲观的环境里。试想一下,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如何培养出善良的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可惜,善良不是学校教育可以给予的。我们做老师的,只能在孩子与我们相处的这一阶段里,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潜移默化他,但不能改变他成长的家庭土壤。今天,我也是想通过家长会,来让家长们意识到这个问题,从而去有意识地去打造一个和谐的、包容的、多一些积极和乐观的家庭教育环境。

宁静的温暖的家,就能换来一个个好孩子。您换吗?

孩子终将成为社会人,我们终将是为国家育人,与成绩相比,我们的孩子应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弟子规》开篇就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全世界在对孩子教育的讨论中,殊途同归。当你受到了良好的品行薰陶,得到了良好的教养,还有余力,再去投入到学习中。本末如果倒置,我们只能培养出急功近利的孩子。

以上只是我分享的对孩子未来三年教育的期盼。愿我们家校联合,给孩子们打造更适宜生长的教育环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