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51】到底留下了什麼?

防疫的意識,加上天公奉獻的淅淅瀝瀝的連陰雨,把這個國慶假日“說走就走”的旅行“宅”在了家中——看雨滴的旅行,是否成了容易忘記的一種景色?

該是有這樣一個情況吧?我想。當然,也會使人念起往日的多個暢快出遊的國慶假日。方便的很!打開手機,往日那一幅幅美致的旅行風景不就呈現了?甚是回味了!

倘若關閉“旅行照片系統”,腦海的根部還會剩下什麼呢?或者,歸結爲一個問題:到底留下了什麼?這個問題,值得好好想想吧?

說走就走的旅行,於今是最容易的——不差錢,航空、高鐵、自駕任選其一都是方便的!返程之後呢?沒有歷史、地理、文學等各方“資源”支撐,怕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所剩的恐怕就是“胃口”了。倘若有備於歐陽修《秋聲賦》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蘇軾《喜雨亭記》《中國建築史》,那麼,“看山、賞水、逛廟”的印記會大不同吧?

時下,講究“旅遊研學”,當真要把這學問做好,怕是還要“提前備課”了,套用戲劇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雖不洽切,但邏輯總歸如此。否則,行程結束,到底留下了什麼還是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