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7孔子的人生軌跡

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2

這是《論語》中最爲人熟知的幾句話之一,但能正確解釋其含義的人就很少,能達到那境界的,就得問兩千五百年來有幾人了。

十五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七十年人生歲月,孔子這裏不是講人生進步,是講他求學上進五十五年的進步感受。做學問,需五十年如一日,想想你花五十年的時間,能走到哪一步。這是其第一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3

五十五年的求學生涯,孔子說他走過了六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十五歲有志於學。十五歲開始有志於求學。

第二個階段,是三十而立。一般人在這裏就理解錯了。把而立之年,理解爲能自食其力,或在社會上有獨立地位,不再靠父母,能自立。這是想當然。

孔子說的三十而立,還是立志的立,十五歲有志於學,又過了十五年,那志才立住。立志很難的,多少人,一輩子都立不了志。我們身邊多少人,過了四十歲還不知道自己的志向,就是想多掙錢。經濟上說,他可能已經能自立了,但這並不是孔子所說三十而立的立。張居正說:“學既有得,自家把捉得定,世間外物都動搖我不得。”這叫志有定向。

《大學》講“止定靜安慮得”,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如果志立不住,就容易動搖,就不知止,不能定,不能靜,不能安,不能慮,不能有所得。

第三個階段,四十而不惑。又修了十年,對事物當然之理,表裏精粗,瞭然明白,無所疑惑。外界一切言論事變,我都知道它怎麼回事,對其深刻處、究竟處、相互會通處,我都曉得,洞然明白。就像今天這社會,發生什麼事,誰說什麼話,它怎麼回事,你都一眼看明,這叫不惑,俗稱“明白人”。到四十歲成了明白人。

第四個階段,五十而知天命。還是講守志之難啊!四十歲成了“明白人”,但內心還是不夠強大,你越往前進,遇到的困難越大,你還是扛不住。發生各種各樣的事,你是明白人,你不惑,又如何?做明白人只會給你帶來痛苦!要再往前進,就得知天命。給自己注入天命的“原力”。

天命,是人生一切當然的道義與職責。我不管你怎樣,我只憑着自己的良知,憑着大是大非,去做!去行!天命在我,我是聽天所命!這就是王陽明說的“致良知”,平定宸濠之亂後,在暗無天日的朝政,在巨大的政治壓力下,他憑着天命良知,“我心光明”一往無畏,戰勝了所有困難。

第五個階段,六十而耳順。大風大浪過來了,見多了,外界的一切相反的意見與言論,一切違逆不順的反應與刺激,既然我自己能立,能不惑,又能以天命處之,所以都不覺得刺耳。我知道它是怎麼回事,也知其所以然,知道它爲什麼這樣,我能心平氣順地去幫助它、教化它。前面學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別人不理解我,就怕我不理解別人。到了六十歲,才做到了聽到難聽的話,不覺得刺耳,這容易嘛!

第六個階段,“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所謂從必然王國到自由王國了。縱己之心之所至,不去檢點管束自己,也無處不合規矩法度。這就是中庸之道:生知安行,不勉而中。什麼叫生知安行呢,就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如果越了規矩法度,他自己就不舒服、不得勁、不安心,馬上自動會調整過來,人生進入自動巡航,無論處理什麼人、什麼事,不用勉強自己,自然就能做到恰到好處,分毫不差!

子貢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只有走到那境界,你才能體會到那一層,這也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了。

4

①原來,六階段只是孔子對自己的一生回顧,而不是我們必經之途。

②志向很重要,志向立定更重要,知止而後能定。“知止”不易。

③孔子所謂的“聽天命”,和王陽明所謂的“致良知”,同出而異名啊。

④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儒家稱之爲“中庸之道”,一切都能合情合理,現實中其實挺難的。

⑤一切的一切,都是要知行合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