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家校关系有感

儿子成为一年级新生刚两周多的时间,班级群里的各项消息和任务已经是满天飞!

作为家有四年级学生的老家长,看着群里各新晋小学生家长的疲于应付,各种吐槽各种怼,这届新生家长不好带,着实替老师捏把汗。

因为家校共育课件的收听打卡、写观后感打卡、手工实践打卡、兴趣课选修报名、捐款日慈善活动、校服订购、安全教育平台答题等等,有几个年轻宝爸宝妈终于忍无可忍,在群里开口问责老师的各种操作:减负还搞这么多名堂、父母忙的没有时间配合、爷爷奶奶带娃不会操作………

按照惯例,班级群一旦负能量传播,基本上是好的坏的,什么都执行不动了。于是为了自家孩子,能正常参与到学校开展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赶紧自发站出来发帖救场,缓解消极传播。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生,课业内容会丰富,兄弟姐妹稍安勿躁哦!作为家有四年级学生的家长,解密下基本流程。课件、实践提交、答题等是需要的,慢慢就学会了,慢慢就适应了。订购校服是为了孩子少穿名牌少攀比,整齐统一;兴趣班是自愿选修的的,可上可不上。上兴趣班的需要自备工具;不上的孩子,老师在教室辅导作业。新的环境,孩子需要适应,咱们也要适应。一切才刚刚开始,慢慢就习惯了,一起加油吧!”

此贴一出,吐槽噤声。有人直言,就有人礼让,大家只是初入小学,难免手足无措!

家校共育,是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尝试。说白了,七五八零后作为小白鼠,习惯了各种摸石头过河的懵逼指向性政策。对与错,是与非,总是要前人栽树,才有后人乘凉。

无论再忙,总归是为了家庭忙;无论谁带娃,与时俱进是必要的。

如今的爷爷奶奶,智能机玩的很溜,只要家长愿意教会长辈,理清家校活动流程,老人参与的积极性,比宝爸宝妈的热情高多了。当然偏远地区/条件匮乏的,另当别论。

犹记得丫头一年级的开学第一课,有位省级模范教师的讲座,让我印象深刻。

老师:爱人,孩子,钱,排序,谁最珍贵?

家长:当然孩子最珍贵!

老师:哦,孩子比爱人和钱珍贵,那你们愿意把最不珍贵的钱,放心的交给老师看管吗?

家长:………

老师:既然最不珍贵的钱,都不放心交给外人,怎么就那么放心把无比珍视的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了呢!

虽然台下家长嘀嘀咕咕,于我而言,却是一剂良药!

老辈人把孩子交给老师,一般会说:“该管管,交给您,我可放心!”

那时的老师是真实在,该打就打,该管就管。现如今,都是娇贵的宝贝疙瘩,老师敢动一下试试!

以前朴实的家校关系,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是体制变态了,老师无所适从了,家长跋扈了,还是什么呢?总之一句话说不明白,尊师重教是个大课题!

无论怎么减负,肯定是不愿把孩子减成个废物的!物质丰盈,条件便利,若不吃点学文化的苦、学手艺的苦、陶冶情操的苦,来世一遭,这还活得什么劲儿!

不做阿谀奉承的家长,各施其责,低姿态没必要;不做搅屎棍的家长,负能量污染班级风气,不可取。跟好基准线,不偏不倚,配合好老师把孩子教成个叫“人”的玩意儿,是本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