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泄露

自從買了房子後,就接到各種各種的裝修、推銷商鋪、銀行貸款等電話和微信添加請求,不堪其擾。

這些電話能準確說出我的名字和房號,當問到他們是怎麼知道我的電話的,基本都是統一口徑說是領導給的,他們也不知道哪裏來的。

太可怕了,買個房子,個人信息就已經被泄露得人盡皆知了,而且是準確且詳細。姓名、身份證、職業、電話、房號等,他們似乎都瞭如指掌。

這些個人信息究竟是怎麼樣泄露出去的呢?從哪裏出去,又經歷了多少手?細思極恐!在國家法制日趨完善執法日趨嚴格的今天,還有如此明目張膽的侵權行爲,是誰給了他們勇氣和底氣?

社會進入了一個信息高度透明化的時代,連帶我們的個人信息也變得透明化了。各種電子會員卡的開通,軟件的授權等,都讓我們在享受便捷的同時,也面臨着隱私的泄露。而且現在的商家大多都沒有保護用戶信息的意識,作爲消費者的我們隨時隨刻都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帶來驚喜也帶來憂慮。大數據獲取個人信息的邊界到底在哪裏呢?

作爲消費者,我們該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