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頂高手是如何養成的

“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杜保瑞教授從青少年角度對這句話的解讀讓孩子們聽得眼睛發亮,津津有味。

是的,學習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選擇良師益友,在學問好的人,境界高的人身邊接受不言之教。

學習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選擇良師益友。

孔子當年拜師魯國琴師師襄子學琴。一隻曲子彈了十天,師父對孔子說:“你已經彈得很熟練了,可以彈另外一隻曲子了”。

可是孔子認爲自己只是把曲子彈熟悉,自己並沒有真正瞭解其中要表達的情感。所以,孔子又專心彈了十天。

十天後,師父對孔子說:“你已經彈出曲子要表達的情感了,可以繼續彈新曲子了”。可是孔子還是認爲自己沒有真正體會到曲子要表達的思想境界。所以,孔子又繼續專心彈了十天。

終於有一天,孔子高興地對老師師襄子說:“老師,我明白這首曲子要表達什麼了,這首曲子意境高遠,我彷彿在曲中看到一位皮膚黝黑,身形高大,目光深邃,有統治四方諸侯之才的人物,若不是周文王還有誰能創作出這樣的曲子呢?”

師襄子聽到後,趕緊起身拜了兩拜,回答道:“老琴師傳授此曲時就是這樣說的,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孔子之所能成爲一代聖賢,靠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

孔子之所能成爲一代聖賢,靠的就是這樣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實際上,我們每個人如果能有孔子這樣的做事態度,何愁不會成爲各個領域的絕頂高手?我們都擁有這樣的潛質,只是我們缺少孔子這種做事一定要做到最好的精神。我們往往在事情做到三成的時候,被別人誇讚一下就自我陶醉,在做到七成的時候被別人再誇讚一下就會自以爲是,志得意滿,不再精益求精。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無它,唯面對事情時候的用心程度各異。普通人做事情,做到及格就滿足了,而那些出類拔萃的人做事情,是一定要做到百分之百滿意了纔會覺得安心。

儒家聖人孟子說人性都是善的,就看我們有多大力量衝破凡俗功利之網,怎麼發揮善的這種基因。大乘佛教經典說人人都可成佛成聖,人人都是聖賢,我們都是走在成佛成聖的路上的人,就看我們在成佛成聖路上發奮的程度。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法寶,祝願同學們在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愉悅,越走越智慧,越走越踏實。

◆ 撰稿:燕然老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