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學習法——《幸福的方法》筆記(5)

哈佛幸福課(積極心理學)書摘&筆記

作者:泰勒·本-沙哈爾


六、幸福學習法

反思問題:

1.回想生活中曾出現過的“心流”體驗。

2.你能否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還是盡力排斥?你能否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甚至“醜惡”?

3.工作/學習中是否產生過快樂、富有成就感的體驗?

學習的兩種動機模式:

先苦後甜模式—— 學習的過程充滿痛苦,讓人急切的想要解脫;一旦獲得成果、可以短暫的不再學習,我們會感到舒適(並誤認爲是幸福)。

先苦後甜模式最常見,也容易在大學、研究生等需要獨立學習的時間段失效。

“心流”模式——我們都有過沉浸在做一件事中,感覺時間過的飛快,連別人叫我們都聽不見。

這種專心致志的狀態既是“心流”,它可以發生在玩樂、烹飪、運動、和朋友交談時,甚至也可能會發生在工作、學習中!(是的學習和工作也不是隻有痛苦!)

終身學習的可能:

引導興趣代替制定目標+設計難度梯度貼合具體個人

一方面,在教育中家長往往過多的強調達成某些學習目標,而很少引導孩子專心致志的享受“解決挑戰”的過程。

越強調結果而不注重過程的孩子,往往更難獲得“心流”的體驗。

另一方面,老師大班授課、無心給每個學生設計難度梯度合適的練習。

跟不上的孩子越學越不會,被難度壓垮失去興趣。

在培養終身學習這件事上,家長最忌諱的是制定硬性指標,壓着孩子完成、造成反感。

讓孩子自己探索興趣,自己制定目標並完成是一種更好的策略。父母不可能永遠替孩子做規劃,越早激發孩子自己規劃和執行的能力。未來孩子越不容易出現“高考後/完成大目標後失去目標,墮落的一敗塗地”的情形。

與之相對的,家長應幫助孩子細緻的設計難度梯度,讓孩子始終保持探索新事物的熱情,不被困難引起的無力和恐懼感壓垮。

養成“變得更幸福的”習慣:

1、個人成長&專業成長,兩方面的學習計劃。在學習中找尋快樂(閱讀及思考)和意義(以知識促進全面的成長。)

個人成長——心理學的知識,積極探索自我,優化自己對情緒的認識和表達、以及向他人表達的技巧。

2、轉變面對困境的方式:

不必壓抑自己的情緒,諸如痛苦、恐懼、想逃避......給自己時間和空間釋放情緒,接納無力的自己。

釋放之後,鼓起勇氣、積極尋求幫助和建議,行動起來解決問題。


ID:GhostStandsAlon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