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做事”驅散日常生活的麻木無聊—《幸福的方法》(8)

哈佛幸福課(積極心理學)書摘&筆記

作者:泰勒·本-沙哈爾


九、幸福的基礎:仁愛之心

助人與互助相輔相成:幫助別人越多,自己就越開心;自己越開心,就越容易去幫助別人。

就像愛默生所說:“人生最棒的補償,就是世上沒有任何人可以在不顧自己的情況下衷心地去幫助他人。”


助人並不是犧牲,而是出於讓“自己更快樂、活得更有意義”的目的。回想起善待他人的精力,我們會自然而然的產生成就感、覺得這段經歷有價值。

助人是幸福生活的要素之一,也是我們和他人和諧共生的必然結果。

十、製造興奮時刻,點亮無聊生活

在現實世界裏,我們常常不能過上既有意義又快樂的生活。

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的陷入“幸福饑荒”。日復一日陷入在無聊的考試、工作中,失去熱情和充實感。

這時我們可以爲自己騰出時間,做一些讓自己能感到快樂的事情:手工、體育、與家人相處、用朋友聊天......這些事只要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就能平復我們的心情,改善情緒狀態。


反思問題:什麼樣的活動可以讓自己感覺煥然一新,並且帶來意義與快樂?

多數人都會期待晚上或週末來享受生活。但大家經常犯同一個錯誤:真正到了晚上/週末,我們常常什麼都不做,僅僅是坐在電腦前刷劇/打遊戲一整天。於是一天又一天在“我太累了”的藉口下虛度

在無所事事的打發時間時,我們常常覺得累、困、失去力量。然而此時如果能打起精神,做些有挑戰性、讓自己快樂的事情。我們反而會變得更精神更有精力、更活躍,做事的成就感反而將白天工作中的無聊麻木驅散了。

養成“放大幸福”的習慣:

列一張“能喚起自己快樂的小事”的單子,然後按照上面的計劃去做。

包括一些日常的安排(和家人或朋友相聚、閱讀、打球、做手工等),以及一些有新鮮感、可能改變生活的活動(比如想轉行的行業的兼職實習機會),然後看看這些事情能不能成爲你改變生命的動力。

另外,最好能把這些活動養成習慣。


ID:GhostStandsAlon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