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所喜愛的那一些曲子

      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十二)

    我們都知道,捷克音樂家德沃夏克在1892年應美國紐約音樂學院的邀請並去擔任他們學院的院長兼教授。他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被大家稱之爲《自新大陸》或稱之爲《新世界》,就是在美國期間所創作的。據說,他一踏入美國的國土,腦海裏便翻騰着無數強烈的新印象。他看到紐約港停泊的大輪船,也看到那些碼頭上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並對他們的命運和音樂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對黑人的音樂,曾經這樣說過;我相信美國將來的音樂將會以所謂黑人的旋律爲基礎。也就是說,黑人的音樂旋律將在爲美國發展起來的新作曲學派奠定了基石,德沃夏克大概就是在黑人的音樂旋律中得到了創作的靈感吧。我以爲,所有的偉大的音樂家都是藉助於或是吸收於來自民間的音樂養分。無疑德沃夏克在美國期間,特別是他初到美國的所見所聞,情不自禁地觸情生情地受到了異國情調的影響來創作了他的這部我們最熟悉,最火爆,最深刻,最偉大的反映出黑人或印第安人音樂的一些特點的交響曲。正如他自己所說;如果沒有看到美國,他是無論如何都寫不出這樣的交響曲的。

    我是非常喜歡去聽他的《自新大陸》,甚至超過了其它的一切的交響曲。爲什麼呢?因爲我們無論什麼時候去聽,它都會讓你感動,都會讓你聽出濃郁的鄉愁。那種鄉愁因爲他而變得那樣的美,變得那樣的愁。那種美變成了一種交流,那種愁變成了一種思念。以至於在1969年,阿波羅載人火箭登上月球時,就帶上極具象徵意義的音樂,其中就有他的《自新大陸》的第九交響曲。這大概是對所有的音樂家和他的個人最高的獎賞和最高的榮譽吧。

    我們也都知道,德沃夏克的音樂是足以有強大的力量去征服世界,征服他人。他希望以自己所創作的音樂,讓世界認識的不僅是他自己的個人,而是他的祖國這個雖小卻歷史悠久的非常美麗富饒的民族。他的民族主義的觀點是純粹的,是堅定的,是嚮往的,即便是在獲得巨大成功的時候,他也總是任然地強調,我是捷克的兒子,我是捷克的音樂家。他無法與波西米亞脫節和那些他從小就熟悉的故鄉森林的呼吸和鮮花的芬芳,教堂的鐘聲,沃爾塔瓦河的水聲,乃至他的父親酒氣熏天的小酒館,他就是這樣一個無法離開他的波西米亞的人。他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旋律,每一個樂章,都是來自於波西米亞,來自於那春天的丁香濃郁的花香,來自於那夏天的櫻桃成熟的芳香,來自於那秋天的樹葉紅黃的韻味,也來自於那冬天的冰雪覆蓋的沃爾塔瓦河。當他年邁時回到他的故鄉時,依然還是喜歡上他那裏的森林,池塘,湖泊,農舍,還有他那親手飼養的鴿子。他就像是一個戀家的孩子,始終走不出家鄉鄉土的懷抱,家鄉屋頂上裊裊炊煙的纏繞,家鄉人情質樸風情的世故。

    我以爲,德沃夏克一定是個懷舊感很濃的人,如果沒有如此濃重而刻骨懷念故鄉的人,是寫不出這樣感人至深的交響樂,如果沒有如此熾熱的情懷,他是不會辭去高位和高薪而迫不及待地帶着老人和妻兒回到祖國。他曾這樣動情地說過,每一個只有一個祖國,正如每一個人只有一個母親一樣。是他一個國土狹小,民族弱小的音樂家的身份,來用他的音樂,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了他,都認識了他的國家。

    有時我會在想,德沃夏克爲什麼會在美國寫出他的《自新大陸》這部膾炙人口的動人肺腑的交響樂呢?尤其是第二樂章的那種對祖國對故鄉的刻骨銘心的感情,那種質樸深厚蕩氣迴腸的絕唱。每當我聽到這一樂章時,總有一種窒息的直想落淚的感覺。我又以爲,因爲那是一種深深浸透進靈魂裏的旋律,深深溢滿着靈魂裏的音符。是他的樂思,讓我明白了,所有的音樂作品爲什麼有偉大與渺小之分。就像是蜂蜜採蜜的甘美和甘蔗加工的甜美,有着本質上的區別一樣。也就是像森林裏長滿的參天大樹,樹林裏遍佈的茂盛樹木一樣。偉大是少數的參天大樹,卻也離不開生它養它的那肥沃的土地。也就像是一隻會飛的鳥,飛得再高,飛得再遠,總是要落在這片生它養它的土地上一樣。

    有人說,德沃夏克有着舒伯特式的旋律天賦,反映大自然和田園色彩的配器往往恰到好處,妙趣橫生。他對曲式的掌握和在和聲,對位等方面的功力都表明他是一個不遜於勃拉姆斯的音樂大家。

    也有人說,他的這一作品引用了好多黑人原有的民歌旋律,是把黑人民歌變更了一下所作成的。關於音樂素材的問題,他自己解釋說,他並沒有原封不動地用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旋律,只是將具有和體現其特徵的主題用多種手法來加以發展。也就是說,他沒有直接引用黑人音樂的原有曲調,只可說它和美洲人和印第安人的音樂,是有關係的。

    《自新大陸》共有四個樂章,第一樂章的樂曲開頭先由低音絃樂奏出一種幽悶的氣氛,在小提琴的尾聲後面,轉爲急速的快板,出現跳躍不安的主題,使人覺察出整部交響曲所包含的整個情緒的顯露,這種情緒是錯綜複雜的。第二樂章開始是一組神祕的和絃,經過雙簧管和英國管的出現,就顯得溫和多了,在幾個安詳的二分音符的和絃中就徐徐結束了。第三樂章開始由木管奏出,小提琴接了過去,活潑可愛的主題有着斯拉夫序曲的特徵,尤其是法國號那下行樂句的出現時候的那種愉悅情緒的表現,充滿了幸福和幻想。第四樂章開頭是如火如荼的激昂序奏,然後是洶湧彭拜的,排山倒海的進行主題,最後在凱旋的氣氛中結束。樂曲雖然促使人們都去振奮起來,但也讓人們都去回憶,這大概就是我們所喜歡它的理由吧。

    德沃夏克一生共創作了九部交響曲,第一~第六很少演出,第七~第九就經常在世紀的各地上演。因爲第七是在英國的倫敦,第八是在捷克的布拉格,第九是在美國的紐約創作的。

    我喜歡德沃夏克的音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