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爺爺的葬禮

都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又說“難命之人逢七死,好人難得六月死”,這兩句話全讓二爺爺給佔了。

今年的六月初一,二爺爺在炕上躺了半個多月了,終於等過了自己的八十四歲生日,等到了農曆六月初一。好在現在都有冰棺,死在什麼時間都不怕臭了,二爺爺並沒有提前下葬,照樣按慣例放了七天才下葬。

在這七天裏,最苦最累的自然是二爺爺的八個子女,一直在靈前守着,白天黑夜的不能離開人,保證香火不斷,好在二爺爺的子女多,晚上可以換着睡個囫圇覺,但白天卻一個也不能走,有人來弔唁的,就得磕頭謝恩。悲傷加勞累,幾天下來,幾個人都瘦了一大圈。

終於等到六月初七,二爺爺的葬禮。

這一天,天氣不知道和二爺爺有什麼過不去的,還是有意要爲難這些孝子賢孫們,一大早就熱得像蒸籠似的,每個人身上的汗水都不斷往外冒,怎麼都擦不幹,葬禮上熱昏了好幾個人,就有人小聲嘀咕說,這二爺爺真不會死,死在了五黃六月,這是要我們跟着也得熱死陪葬呀。

不管天再熱,參加葬禮的人也一絲不能馬虎,該戴的孝帽得戴好,該穿的孝服也得穿嚴實了,從頭到腳都馬虎不得,特別是二爺爺的幾個兒女,兒媳,那可是今天葬禮上的主角。一身白衣服都粘在身上,能聞見濃濃的汗餿味了,也沒人敢隨便解開一顆釦子。

不過其他的親戚就沒這麼講究了,有摘了孝帽的,有敞開了衣服的,他們當然自有他們的理,活人總不能讓死人給害死吧。

該哭的自然也得扯着嗓子哭,哭理所當然纔是今天的葬禮上的主要戲份,葬禮上的人雖說都戴着一層白紗布做的眼罩,你流不流淚的別人不一定能看見,但嗓子卻是要徹底放開了的。

特別是幾個兒女,走在葬禮的最前面,最顯眼的位置,相當於舞臺上的鎂光燈下,領導的C位上,你得使勁扯着嗓子邊哭邊喊,一聲聲叫着爸爸,爸爸,再也見不到我那恓惶爸爸;爸爸,爸爸,再也叫不成我那恓惶爸爸。嗓子拉得越長,叫得越響,才越顯得孝順。

你得用哭聲把村裏的人都從家裏哭出來,只要在家的,有一個算一個,甭管是正在喫飯,還是哄孩子,都要出來觀看,這哭得纔算到位,纔夠真誠。要馬路邊都站滿人,伸着脖子爲死者行注目禮,這纔算哭到位了。

甭管人家是手裏拿着一塊熱饅頭,還是端着一碗飯,是抽着一根菸,還是懷裏抱着孩子,是手裏織着毛衣,還是拄着柺杖,一瘸一拐的,只要能動彈的都用這哭聲給叫出來,這葬禮才顯得隆重,顯得正式,纔像那麼回事。

葬禮上的哭必須講究藝術,你不能只哭不喊,那誰知道這哭聲是誰的,你也不能靜悄悄地只是流淚,或是啜泣,那你哭也是白哭一頓,哪怕你把眼淚哭幹了,也會被人嘲笑和說三道四的,或說你是鐵石心腸,父親死了連一滴淚都沒有,或說你不夠孝順,父親死了都不哭,哪怕你平時對父母再好,這時候如果不哭出個模樣來,也會落下滿村人的口舌,說父母真是白養了你了。

所以葬禮更像是一場演出,所有參加葬禮的孝子賢孫都是演員,主角的當然是那親親的兒女們。葬禮是死者一生最後的謝幕,這場演出來的人越多,哭聲越響,才越顯得這個死者一生的榮光,一生的輝煌。

其實不管你哭得多麼慘烈,多麼賣力,被葬的人是一丁點都聽不見的,於他是毫無用處的。人們勸人時常說,要是能把死去的人哭活,那咱們就都陪你好好哭,顯然是哭不活的,所以,哭更多是給哭給活着的人看的,也是借哭最後一次來表達自己的孝心。

當然也不能說,哭的一定就只是表演,只是爲裝樣子給人看,這表演也有發自肺腑的,不能自已的,真的痛不欲生的,但卻並不一定都是哭今天下葬的這位,有的不過是藉着葬禮的悲涼氣氛,哭自己的不幸,哭自己的悲傷。平時即使再苦再難,沒有合適的時機,也不好意思這樣痛痛快快地哭一場。

有的情緒是被葬禮上的氣氛激發出來的,平時被壓在心裏最隱蔽的角落了,嚴嚴實實地關起來的,連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葬禮上的氣氛卻幫自己打開了這扇門,那淚水便如洪水一般傾瀉而出。

比如二爺爺的三兒媳。大家都說,送葬的隊伍中數二爺爺的三兒媳哭得最恓惶,最可憐,比那親兒女還哭得傷心。其實三兒媳是個遺腹女,從小沒有父親的,藉着公公的葬禮,哭自己可憐的身世,一生連父親的面都沒見過,結婚之前連個爸也沒得叫,看似哭着三爺爺,心裏則想着自己可憐的父親。

想着自己的父親連自己的女兒都沒見過,父親死的時候,自己還在孃胎裏,不知道死是什麼呢。一生沒有爲自己的親生父親哭過一次,現在卻來幫老公哭他父親,更是可憐自己的父親,一聲聲叫着爸,卻連自己也不知道叫的是哪一個。

有的情緒則是蓄久未發的,一肚子的苦水,一肚子的悲傷,平時沒個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機把它徹底的哭出來。特別是男人,我們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你沒來由的哭一鼻,不被人笑話嗎?

但今天是個絕好的機會,你的哭不僅不會被笑話,還會被人誇,那就正好藉着這個機會,好好的哭上一場,別人以爲你是孝順,是不捨,其實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哭的是自己,不過了借了葬禮這個合適的場合。

就像二爺爺的大侄子,在葬禮上哭得那叫一個悲傷,人們都說比二爺爺的兒子哭得還要恓惶,有人說難道小時候得過二爺爺的疼愛?有人說,哪有這樣的事,二爺爺八個孩子的嘴都還填不滿呢,哪有精力去管一個侄子去。不過二爺爺還真是疼過這個侄子,小時候淘氣,好幾次,三爺爺打他的時候,都是二爺爺護着他的。

他是哭小時候保護過自己的二爺爺,但也是哭自己,這個大侄子中年喪妻,丟下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不成器,他是哭自己爲啥不能像二爺爺也這樣走了呢,就啥也不用管了,活着纔是最受罪的,他也是哭,哪一天自己真這麼走了,幾個孩子該怎麼活呢?活又難活人,死又不放心,在這死與活之間煎熬着纔是最受罪的。

二爺爺有八個孩子,五男三女,再加上兒媳婦,姑爺,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孫媳婦,孫女婿,再有一些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的等本家和親戚,足足有幾百人,那葬禮辦得很是盛大,送葬的隊伍浩浩蕩蕩地足足拉了有二里地,哭聲此起彼伏的把葬禮上的氣氛烘托的很是淒涼。二爺爺的幾個孩子也都哭得很是賣力,有的嗓子都哭啞了。

哭得最傷心的是二爺爺的大閨女臘月和小兒子八娃。

臘月是最懂自己父親的,只有她知道父母看似幸福的婚姻後面,是二爺爺的犧牲與委曲求全,二爺爺一生太苦了,沒有和對的人結婚,又錯失了幾次出人頭地的機會,始終抑鬱不得志,爲了幾個孩子,操勞一生,辛苦一生,委屈一生,現在終於都可以放下了。

臘月是個細心的女子,她從小就知道父母之間的小祕密,從小就知道父母的面合神離,就知道二爺心中的苦。作爲有着七個弟妹的長姐,二奶奶是不同意臘月去學校裏浪費時間的,但二爺爺堅持要讓臘月去讀書認字,在與二奶奶的拉鋸戰中,臘月總算是讀到了小學畢業。

真哭二爺爺的還有二爺爺最小的兒子八娃,八娃出生的時候,二爺爺都四十多歲了,那一年也正好從民辦教師轉了公辦,工資翻了倍,雙喜臨門,二爺爺自然是非常高興,大家都說是這個八娃給二爺爺帶來的福分,二爺爺自然對這個孩子格外疼愛。

八娃這孩子也爭氣,不負二爺爺的厚愛,考上了大學,找了好工作,留在了省城,今年剛在縣城給二爺爺買了一套房子,傢俱都買好了,就等在散散味後請二爺爺和二奶奶去住呢,誰知道二爺爺偏偏就等不及,就走了。

八娃現在很是後悔,深切地體會到那句“子欲孝而親不在”的無奈與悲哀,要是早一點買房,早一點孝順父母該多好,想起小時候被二爺爺架在脖子上看熱鬧的場景,想起二爺爺偷偷給自己喫偏食的情景,想起二爺爺送自己上大學時的情景,八娃就痛哭流涕,哭得肝腸寸斷。

都說二爺爺這一生真是值了,有這麼多所送葬的,就這鋪天蓋地的哭聲也得把那來接二爺爺的小鬼嚇趴下。只是不知道他們是否聽出了這哭聲的中的真假,這哭聲中的多重意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