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裏的怪現象

   

  今天上午,同事寶媽小琴和我聊天時,忽然問我愛喫紅薯嗎?她可是問到我心坎裏了,紅薯,玉米和山藥都是我最愛喫的雜糧。我立馬說:“頓頓喫都不煩”。她立即面露喜色,又有些難爲情地接着說:“兒子所在的幼兒園在郊外有一塊地,老師們種了紅薯,前幾天組織家長們和孩子去地裏勞動挖紅薯,又給孩子們分了任務,讓賣紅薯,比誰賣的多,也算鼓勵孩子們提高社會活動能力吧。15元一袋八斤。”

    我一下就明白她的用意,雖然對老師這種行爲感到非常反感,怎麼可以攤派給家長呢?再說,賣紅薯也不是幼兒老師該乾的事,何況面對的只是三歲的孩童,從小就灌輸這樣的生意經和金錢觀,會不會影響孩子們身心健康成長?

    但是15元也不算個錢,既然她開口了,在哪買都是買,不如捧個人場,讓孩子好好交差,不落後在其他孩子後面,傷害了自尊心。我就說:“好的,那要一袋吧,孩子賣的肯定甜,推銷出去多肯定很高興。”


    小琴如釋重負的又去找其他同事去推銷了。不知是老師爲了經濟指標多增加些額外的收入,還是老師本着想鍛鍊孩子的推銷與人溝通的能力?可怎麼演變成給家長的任務和不得不賣的情面?何況三歲的孩童連話都說不清,怎麼能去賣紅薯?今天讓賣紅薯,如果家長們默不作聲,明天就會讓賣別的商品。幼兒園就會變成批發市場。老師們就成了只需下達任務就坐收漁利的商家。都說社會是大染缸,怎麼連最單純的一塊淨土都能聞到銅臭氣味了?國家一直在調整教育理念和政策,我看最重要的還是先整頓教師隊伍的道德和素質。

    聽說這家幼兒園是傢俬立,號稱國際幼教中心,每月收費很高,但願是出於培養孩子們的能力爲宗旨,切不可讓金錢的銅臭污染了這麼幼小孩童的心靈,看似這種行爲有點像國外的教育模式,拿孩子從小當成人那般教育,培養他們敢擔當和責任感,鼓勵他們大膽獨立,但我認爲,老師的出發點卻有些欲蓋彌彰,讓人一目瞭然,不得而知。

    但願是我想多了,扭曲了老師們的教育理念?那如果真是前者的話,建議小琴還是換家幼兒園吧,不然誤人子弟,日後造成孩子們三觀不正。奉勸父母挑選幼兒園時,千萬要仔細考察,不要以爲收費高的就是好幼兒園,老師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素養,纔是衡量是否有助於孩童們心理健康發展的標準。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孩子的發展是家庭的大計,教育道路漫長而任重道遠,從小就要樹立正確人生的方向,不要錯在起跑線上。

    以是鄙人的一些粗見,期待和大家共同探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