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發展心理學》課程筆記-(8)

26-27講

前面已經分享過,自我發展的核心問題是:一個身處關係中的人如何構建有利於自我發展的新關係。

那什麼樣的關係最有利於自我發展呢?

是一種自主的、有選擇的,但又能夠爲自己負責的關係。
首先,我們不會輕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而是能自由地做出選擇。
其次,我們不是被綁在某段關係或角色中無法動彈。

現實中,我們自己和他人的感覺常常會混淆,和他人的責任也常常會混淆,從而處於一種不健康的關係中,爲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之一:導致感覺混淆的最重要原因:不安全依戀。

依戀就是孩子和父母,尤其是和母親之間強烈和緊密的情感聯繫,依戀是一個情感通道,既可以把安全感傳遞給孩子,也能把不安全感傳遞給孩子。

媽媽的不開心會變成孩子的不開心。而讓媽媽開心,就會變成孩子的願望。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很深的不安,直到他們成年以後,這種不安全感仍然會在。我的媽媽還不開心呢,我就沒有資格過開心的生活。

不安全感影響自我發展

第一,如果父母的問題,尤其是母親的煩惱佔據了我們太多的注意力,那我們就很難再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就很難發展出自己的技能。

第二,因爲習慣了觀察別人的情緒,這種不安全感很容易讓他們對別人的情緒敏感,他們就很容易把自己放到這樣一個位置:我要爲別人的情緒負責,如果別人不高興了,那就是我的錯。

修復不安全感的過程並不容易,我們只能帶着對依戀的焦慮,一點點接近和信任別人,在安全的關係中,慢慢地塑造我們的新經驗。我們也要嘗試把自己的感覺和母親的感覺分開,去發展自己的關係和情感。


原因之二:造成感覺混淆的不健康的關係模式:關係的三角化

三角關係本身不是問題,是一種正常的人際現象。但如果三角關係中的某個人,一直成了兩個人解決矛盾的工具,那就這個就被三角化了,就有了問題。

以家庭爲例,有些夫妻產生矛盾了,他們就會通過貶低孩子,來貶低對方。“看看你教的兒子,成績這麼差!“

當夫妻這麼說的時候,看起來他們是在指責兒子,其實是在指責對方對孩子教育不上心,對家庭不夠投入。但是孩子不會知道,他會以爲自己犯了錯,纔會讓父母這麼生氣。

被三角化就如“指桑罵槐“,被三角化的人,很容易產生很大的情感壓力。有個被捲入三角化的孩子說,”我就像是父母的拳擊手套,他們看起來是打對方,其實都打在了我身上“

三角化會影響自我的發展

第一,它很容易讓我們產生防禦性的隔離。

雖然我跟你們沒有矛盾,但你們利用我,把我捲入到了你們的矛盾當中,那我乾脆都離你們遠一點。這時候,你對自己的情感也就開始疏遠了。

第二,扭曲我們的情感。

如果在三角化時,我們要站一邊的話,那我們就要順從我們站邊的那個人,壓抑對另一個人的感情。這時候,自我的情感,就不再是我們自己的了,而被關係裏的某一方給供用了,成了其他人的工具。

第三,內疚和自責。

被三角化的人常常覺得,都是自己的錯,是因爲自己沒有做好,所以才導致了另兩個人的矛盾。這時候,就會變成自卑的來源。

綜上,三角化的最大問題就是固化了我們的某個角色,讓我們沒有辦法自由地表達我們自己的情感、想法和立場。

如何處理三角化的問題呢?

如果你是正在把別人三角化的人,那你就要注意,不要把別人當作緩解矛盾的工具,有些衝突和矛盾需要你去面對,你必須去面對。

如果你是被三角化的人,你也需要重新回到兩人關係。你可以和關係中的每一方講:我不想捲入你們之間的戰爭,讓我們回到單純的,我和你之間的關係。

感覺混淆會使我們輕易的被別人的情感所影響,從而喪失自己在關係中的選擇權。


反思:

不安全依戀:回憶我的童年經歷,爸媽的性格、關係、溝通方式,很可能帶給我的是不安全的依戀關係,我覺察了自己性格中的固執已見、缺乏探索、沒有好奇心的來源,而且我還反思了自己和女兒的關係,有那麼一大段時間,我是不快樂的。女兒有一次生日,她對我說,媽媽,你知道我許了什麼願嗎?我說你許了什麼願?女兒回答,我的願望是讓媽媽身體健康,高高興興的。多懂事的孩子,是我沒有長大,我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給的基礎上,就不會有真正的快樂,一個快樂、自立的媽媽對於孩子的成長真是太重要了,而這快樂並不是別人給的。

三角化:我、弟弟、媽媽三個人之間就存在着被三角化的問題。我很反感每次弟弟和我發生不愉快,總會把媽媽帶進來,弟弟的心態是扭曲的情感,而媽媽成了弟弟要求站邊的被三角化的人。我自己有時也會被三角化,原來的我總會陷入其中,學習了這課之後,我知道自己首先不要將別人三角化,其次是讓矛盾的雙方回到雙方的關係中去解決。

帶着對自己的覺知,不綁架他人的情感,也不要無端的讓他人的壞情緒影響自己,做一個快樂的、有選擇、負責任的自由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