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一頭霧水,后稷這農民的祖師爺,還能當得了嗎?

昨天去陝西楊凌農業技術博覽會參觀,看見挺立在廣場的后稷的塑像,我突然產生一種奇怪的想法,我想我這個生於農村,長於農村的農民的後代,在農科城裏,都已經是一頭霧水,已經是五穀不分了幾千年的農民的老祖宗,后稷你手拿個鐮刀,抱着穀子,我想面對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在想你這個農民的祖師爺,你還當得了嗎?


秦嶺還是原來的秦嶺,渭河還是原來的渭河?遼闊的關中平原和幾千年前您在的時候是一樣的,並沒有變化,黃土高坡上凜冽的西北風依然如故。但是現在農田裏的莊稼,恐怕大多數你都不認識,比如說麥子是幾千年前從中亞移植過來的,移植的時候,您早已作古,玉米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它是世界重要的糧食作物,廣泛分佈於美國、中國、巴西和其他國家。你當然沒有見過。甚至連土豆這種司空見慣的植物你也是緣慳一面。你熟悉的菽、麻等早已經推出關中大地了。

當年孔子諷刺讀書人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您老人家風風雨雨,勤勞終生,如果誰要是膽敢說您是四體不勤,那肯定是錯的,但是說句您不愛聽的話,您身爲農民,可真的是“五穀不分”了。

你連農作物的品種都分辨不出來,又怎麼去帶領農民的子孫去獲得豐收呢?

古今同理,當初在農村是農民伯伯說只要有塊地,就不愁。現在看來當農民遠不是那麼簡單了。現在那些身爲農民的後代,如果沒有文化,他們在農田裏也無法施展手足。

現代的科學技術需要需要具有科學和文化素養,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能,具有一定的管理和管理技能,以農業生產,管理或服務爲主要職業,以農業收入爲主要來源的農業專業人員收入,居住在農村地區或集市中。新型農民主要能力是什麼?管理能力;不僅種植良好,而且更好地出售。擅長經營的新型專業農民將爲該領域的發展做出貢獻,並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沒有文化,雖然是農民,但是當不了農民。

滄海桑田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生而爲人,必須堅持學習,必須跟隨時代的變化而不斷進步,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即使有後稷,老祖宗保佑我們的日子也無以爲繼了。

我這是半夜讀三國替古人操心,但願近人明白老夫的用意。


註釋

后稷是傳說中對我國原始農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后稷,姓姬,名棄,天帝之子,母姜源,后稷童時好種樹麻、菽、麻等。成人後好耕農,相地之宜,善種穀物稼穡,民皆效法。由於善於耕稼,被堯帝舉任爲農師,被舜帝封於邰,以官爲號,稱后稷。邰作爲后稷的故里和封地,作爲后稷農耕事業的發軔之地和我國原始農業的農耕聖地,其地理位置古籍中多有記載,即今天的楊淩示範區所在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