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蒙氏語言教育的預備——臺灣川華老師

語言是需要吸收來的,是由成人,外界環境的刺激學習的,但更多的是孩子自己自發的,由內到外地獲得,在前半段需要更多的意義經驗,更多的吸收經驗,後面2歲以後,孩子纔會更好的發音。

我們在學中文的時候,漢字我們依賴對字的程度比符號更強,我們依循字猜出聲音,連接某些符號,很多“ban"的聲音,聯想到”搬家,斑馬,一般般“等,這是中文的規律。

蒙氏,來自意大利文,後面的英語,歐洲,更多的是語音學習,語速,我們學習的時候就要掌握整兩個系統,語音,還有漢字。

語言是一種自然產物,是一種文明,一種創造,一種文化。

語言本身因爲有人類而創造的,人類本身就有聲音,比如:呼吸,口腔,這些只是一些較雜的聲音,孩子在嬰幼兒的時候,會發出一些聲音,但是沒有意義的,我們有63個因素,我們並不是制定因素,才製造語言,而是根據我們生活中常用的聲音選擇出63個羅馬符號,就組成了有意的聲音。

全世界800多個聲音,聲音有37,38個聲音,羅馬符號有63個符號,我們的整體認讀,功能,使用在哪裏,才能對應,人類對聲音的組合,記憶是我們吸收來的!

pikle的初階,談到語言的時候,對語言的使用很重要,主要針對0-3歲,更多的養護,更多的語言,溝通,孩子的照護,包括眼神,聲音,一舉一動,我們如何在觀察中呼應孩的反應,我們通過語言,動作,讓孩子在這些環境中吸收。

嬰兒潮,餵奶一般6個月,如果只是日常換尿布,沒有一對一的互動,孩子在3歲左右還不會說話,所以在對的環境,聽的人會吸收,說話的人也要有規則的說,孩子纔會獲得吸收性的知識。

我們所要吸收的概念,聽說的概念,這些東西我們可以理解,往後可以跟其他人溝通的時候,纔會講出來。

《吸收性心智》告訴我們生命是什麼,需要深入研讀。

老師需要內外共修,內在涵養,外在技能技巧的學習,在影片的學習中,我們對語言的發展,影響。

語言的發展:

2-3個月的時候,語言聽覺期,轉頭尋找聲音的來源

4個月左右,語言視覺期,眼睛盯着承認說話的嘴。

強調的是語言,視覺的發展更早,語言的獲得是人類的傾向的之一,嬰幼兒看臉聽照顧者說話,幫大腦髓鞘的發展,聽覺,視覺,社交;從聲音就是一種超級智力的表現,是一種自發的創造的活動,從文化中吸收字音,音節,整個詞彙,第二年末語言爆發,在2.5——6歲2-300個詞彙。

0-1.5歲

語言是一種文化,孩子天生就能獲得,視覺辯識,10天大的孩子就可以根據顏色變化,識別物體,黑白物體,不看就代表了累了,看黑色的皺眉頭,在視頻裏,孩子的表情也能告訴我們他的語言。

出生的那一剎那就是學習的最高點,孩子已經準備好了學習,孩子已經啓動了運動機制,視覺的辯識;13天的嬰兒,餵奶的30cm的距離,他的手,頭的轉向,揮手,眼睛,手的觸碰,這些活動都是喝完奶以後,睡前做的事情,最少一天做3詞,在出生以前就準備好了環境,黑白卡,黑白物品。

動作的發展還沒有固定,有意,放在孩子的兩旁會有頭部的轉換,放在正方的吊飾,他們中心的反應不是很好。

30天的時候

髓鞘的變化是跳躍的方式,越小學習的速度越快,會看,會拍打,會抓,有聲音的會拍打,會持續地注視周遭的環境,除了動作的發展,還有心智,大腦的發展,還是黑白的環境。

大概15天左右會根據孩子的變化,有一些調試,我們怎麼把文字的東西幻化成實物,去發展孩子。對於嬰幼兒的發展,也需要動作,視覺的發展。

聲音除了會哭,肚子餓,其他的聲音也是孩子的經驗,照顧環境中,不能純安靜,需要成人的聲音。

2-3個月的視頻

孩子會看着媽媽的笑去笑,有表情迴應,語言是一種社交,文化,喂完奶以後要跟孩子有一定互動,語言的發生,社交,一般發生在這個時候,孩子產生反應,孩子不要奶,媽媽就說不要不要了,把奶拿走了!

成人說話的時候,成人會注視成人,孩子會選擇喜歡的聲音,會有反應,讓孩子聽到聲音。

視覺與動作

孩子在2-3個月的時候,也有手地抓,視覺的注視,手眼協調是語言的預備,腳也可以觸碰掛環,兩手可以互相交錯,建立架可以有彩色的了,可以拉動,在2-3個月的時候。

4-5個月

抓得更準了,追蹤物品,跟着物體晃動去抓物品,孩子會意識到因果關係,邏輯關係,視覺追蹤都是使用語言的基礎。

5-6個月

可以不用建立架,可以坐了,可以和成人有更好的迴應。

口腔的發展,肌肉的發展,需要透過不同的經驗,才能發出聲音,運用口腔的器官,看似很簡單的過程,但是需要他們自己去建構,在5-6個月的時候,孩子睡覺不多了,生活中需要各種聲音,成人的,孩子們的。

進食這件事不僅僅只是喫,還有語言,社交,以後對語言的敘述,進食並不僅僅只是餵飽孩子,可以用米餅,自己的口水化掉。

7-8個月

環境中的物品,孩子自己需要自己去探索。

8-9個月

嘴巴自己開,自己閉上嘴巴再喫的時候,在8個多月自己吃麪條的是頻頻,進食和語言的發展,會不會開口,吸,閉口,進食可以幫助語言的發展。

11—12個月表達性聲音

在環境中會表達自己的害怕,高興,包括挑戰一定難度的困難。

12-18個月

視覺和語言,邏輯

拼圖,幾何拼插,自己表達對的會拍手,有耐心,主動性學習,自發式的學習,不斷地發現與嘗試,環境的變遷對語言高階的想象要比同齡的孩子會早。拿着積木當電話,物件之間的相互關係,衣飾框,一對一對應,物品之間的鏈接,生活中的邏輯,最後纔會爆發語言。

語言活動除了日常的語言,還要加入一些手指謠,合攏張開。節日歌,欣賞音樂

使用書時注意的事項:

布書,軟皮書,硬皮書,繪本的尺寸。

兒童的語言,將物品與語言結合起來,準確的發音,發展是在2歲左右出現的,發音也需要運動機制,口腔肌肉的預備符合我們發音的機制,動作肌肉發展相對於很快,在2.5-5歲並不是直接用筆寫,而是用手在沙子上去表示,拼音符號。

溝通和語言的注意事項

文化鏈接的歌曲,說話儘量靠近孩子,生活中看到的物品,音樂配合,肢體動作。

出生後的6個星期就要給孩子聽聲音,出生後6個星期會停止發出環境中不強調的聲音,最終甚至無法自發性地發出這樣的聲音。

自己生活中的實物與符號相結合,多鼓勵孩子說出想要的物品和需求;建立語言習慣,與生活經驗相關的繪本。

手引領探索指揮

孩子會學習模仿我們,看書,澆花,用筆畫

語言聲音與線條

自由探索,畫畫,實物與圖片,符號對應

語言的獲得

18-24個月

2歲左右,可以使用50-300個不同的單詞,接受語言比表達語言更發達。

千萬不要因爲孩子小,就不給孩子介紹,指物期,用手指各種東西,這個時期我們要告訴孩子物品的名稱,對物品進行簡單的描述。

成人要聆聽,聽成人要表達什麼。

視覺辨識

大概8個月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們。拼圖,觸摸,視覺,配對,整體與部分,關聯性的,相反,分類,順序實物與圖卡。

1.5---2歲物品命名吸收期

小型模型物件 吸引孩子發展語言的媒介,提供經驗,分辨差異,符號幫助聽音具體化,聲音與符號的結合,詞量的吸收,解音、辯音期

創造性的語言

幼兒自己去拼寫,組合

孕期怎樣幫助嬰兒語言發展:

懷孕24周可以聽到聲音,27周可以聽媽媽的吞嚥聲音,爸爸可以對寶寶說話;每天可以跟寶寶固定時間說話,雖然有羊水,聲音是比較悶悶的,但是,可以作爲孩子出生以後的一個參照點。

3週歲孩子發展語言遲緩

是孩子的生理,還是社交的語言遲緩,需要找專業的人士去鑑定,是因爲聽不同,還是指令也聽不同,還是理解力,規則意識,常規性問題,原因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