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讀書與意義

記憶,讀書與意義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讀歷史,歷史的每一瞬間,都有無數的歷史重新蔓延。其實如今我們的困惑多少人曾經也有過,時代只會用各種各樣的新名詞讓你覺得你是那個最艱難的人,想想我們的祖先以前靠天喫飯,他們可比我們更苦,農耕的苦,自然條件的惡劣,可能還有苛稅。吳軍老師在《格局》的觀點說,我們能活到現在的人,絕大多數都不是十代貧農的後代,誰的祖先不是曾經的王侯將相。看到這句我想想還挺有道理的,如果以前的貧困潦倒的人又怎可能成家呢。正好想到爺爺在的時候跟我說太公如何請私塾先生讓他學習,太公的父輩沒地沒活幹,到處找地主接活幹,輾轉流離纔來到我現在的縣安家的,雖然我的家鄉很偏,但是通過爺爺的努力,我的父輩才能走出來。我父母的培養,如今我也有自己能選擇的餘地。即使生活累點,也比祖輩們多了更多的選擇,又怎麼能不感謝他們呢?

童年的朋友經常困惑的問題是:生活有什麼意義呢?我也答不上來,但是我回答的是意義就是生活。很喜歡《士兵突擊》的許三多說的:好好活就是做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這是我初中最喜歡的電視劇角色,多年來一直念念不忘,也曾無數次想成爲一個像三多那樣的兵,可是事情又怎能都如自己所想的,小時候那麼多的想法又有幾個能成真呢?這次又重新刷了一遍,原著也在看着了,從下榕樹許家的龜兒子到兵王,許三多迷茫着但他是幸運的,可能這就是傻人有傻福。雖然現實不可能人人都是許三多,但傻傻努力着的人都是可愛的。


9 月份讀的最值得推薦的書可能就是《我與地壇》,意義的原因可能是意義本身,幹嗎要有意義?地壇是安靜的,地壇對史鐵生是重要的,陪他度過了最初的那幾年,地壇早已放棄昔日榮華,一天天在風雨中安靜。地鐵中的老柏樹,歷數春秋寒暑依舊鎮定自若,不爲流光掠影所迷,或許每個人都應該去找到屬於自己的地壇,再看那裏的風景,再尋那裏的記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