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思維》 讀書隨筆: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爲

《黑匣子思維》的作者馬修·薩伊德曾經是英國乒乓球名將,自學考入牛津大學攻讀政治學、哲學與經濟學,以一等成績畢業,成爲知名專欄作家。

在《黑匣子思維》一書中,薩伊德從心理、經濟、管理、文化等角度入手,通過豐富的事例,探尋人們對失敗和犯錯的態度對商業、醫療、體育及日常生活與工作所造成的影響。比如閉路循環和自我妨礙行爲,令人匪夷所思。

一、閉路循環

公元2世紀,醫學先驅們大肆鼓吹放血療法,還把水銀當作長生不老藥。然而,這些療法大多數是無效的,甚至高度危險,尤其是放血療法,雪上加霜,使病人愈加虛弱。

當時的醫生們從沒有對放血療法進行臨牀試驗,也就沒有察覺到有失敗的可能。患者如果康復了,醫生們認爲是放血療法救了病人的命。如果患者死了,醫生們會感嘆,病人病得太重了,連神奇的放血療法都救不了他。這種想法就是典型的閉路循環。

在過去的1700多年中,大量病人喪生於放血療法。醫生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治療方法中的缺陷。如果他們進行一次臨牀試驗,是可以及時發現缺陷並糾正錯誤的。

閉路循環這個概念帶給我們的啓示,就是要重新定義錯誤,才能釋放進步、創造以及復甦的能力。

二、自我妨礙行爲

1978年,心理學家斯蒂芬·波格拉斯和愛德華·瓊斯做了一次極具影響的研究,參加研究的學生們要參加一次測試。在測試前,學生們可以選擇是不是要服用一種藥物,這種藥會影響發揮,降低測試成績。

有誰會主動選擇失敗,放棄成功的機會呢?然而,實際上有不少學生選擇了服用那種藥物,令人不可思議。人的自尊和測試成績密切相關,假如發揮失常,服藥行爲就成了爲自己開脫的完美的藉口,在短期內爲自己挽回一點顏面。

這種爲了保護自尊而不顧一切做出的行爲,就是自我妨礙行爲。

讀書時期曾經見過那樣的人,在考前說自己什麼也沒有複習,還刻意在大家都學習的時候當衆調皮搗蛋,他們的行爲或者出於以下的其中一種心理,或者幾種心理兼而有之。

1.自信心不足:對考試準備不足,又不想投入更多時間臨時抱佛腳,這樣的人覺得再怎麼複習也不可能考好,乾脆破罐子破摔。

2.嫉妒心強:平時就不夠勤奮,基礎不夠紮實,自己不努力,卻嫉妒認真複習的同學,還惡意干擾別人複習,不希望別人考的比自己好。

3.虛榮心作怪:這樣的人虛榮心極強,覺得萬一考砸了可以找藉口,說自己沒有好好複習,考不好是預料中的事,不承認自己智商不行,或學習能力差。萬一運氣好考試成績不錯,還可以吹噓自己沒有複習也能考出好成績,可見多麼聰明。

4.抗挫折能力差:既想贏,又怕輸,其本質是贏不起也輸不起,就提前給自己找臺階下,給失敗找藉口,提前放棄成功的機會。

以上種種,都屬於自我妨礙的心理,就像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實在是得不償失。

生活中,類似的自我妨礙行爲並不少見。想贏怕輸,丟不起面子,結果只會輸得更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