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怕”

10月接近尾聲,天氣逐漸變冷,似乎又到了需要總結與回顧的時間。

我發覺,自己沒有像之前以爲的那樣,整個人逐漸冷下來,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能體會與理解冷暖,對外界也多了一分溫暖。

那種對外界的溫暖,是怎麼發現的呢?它來源於對自己的耐心。

按2米長度計算的話,圍巾完成了1/4。讓我覺得意外的是,織圍巾的過程中,腦海裏閃現很多過往的事與人。

那個身在印度,元旦時給我錄視頻說新年快樂的人,說我是愛情來了也會將它扼殺掉的人,說很感謝我出現在他生命裏的人。

那個擔心我、關心我、整天圍着我轉,而我不以爲意的人;那個生氣地問我會不會談戀愛的人,那個讓我覺得掉進深淵、無人可求助,只能靠自己一點一點爬出來的人;那個讓我深入內心看見自己、看見成長過程、看見我的父母、看見他的人。

那個每次回頭都能碰到目光的人,那個來看我的人,那個向我求助的人,那個試圖控制我的人,那個希望通過戒指圈住我的人,那個欺騙我的人,那個幫助我的人,那個傾聽我的人。

通過他們,我看見一個一個的自身,像是倒帶一樣,一幀一幀。這個過程裏,沒有評判,沒有愛恨,不去追問或假或真,我覺得假就是假,真就是真。

我明白過來,其實外面沒有別人,有的只是自己。能被理解和感知的愛與恨,都來源於對自己的觀照與認真。

然後,想家了,想回家看一看爸媽,想我回去的時候,他們一直在那裏。回顧成長過程,從未想過某一天要和誰結婚,想的只是要做什麼,做完那個還要做什麼。

要感謝自由的或者某種程度上可以稱之爲被忽視的成長環境,對我沒有那麼多束縛人的普遍標準。也感謝爸媽一直以來對我的放任,儘管這常常以我“脾氣怪”爲理由,因爲以往時候的我,常常“我要這樣就是要這樣”。

我幾乎百分之百地確定,自己依舊抱着一個人終老的心,自由隨性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要做的事。自顧自地趕路,奔赴下一個終點,再下一個終點。

我不確定的是,如果爸媽在未來的某一天離開,我的這種篤定還存不存在,還會不會不折不扣地存在。

人生的意義在於愛與美,我不知道自己對這句話懂得了幾分。只覺得,其實我沒有自己曾經以爲的那麼強硬冷漠,其實我也想要溫暖,其實我也怕父母離去。

可以說,比起自己一個人終老,我也許更怕他們離去。

這個課題,需要儘快開始,否則,我怕自己經歷猝不及防的悔恨與遺憾,怕自己從此失去心中的倔強與血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