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獲取知識建立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前幾天在線上聆聽了浙大心理學博士採銅(筆名)的一堂分享課程。主題是關於“如何打造強大的個人知識系統”,聽了以後很有啓發。對照着採銅的分享,我自己也做了一些整理和思考,希望對大家的學習和思考能夠有所幫助。

在知識無門檻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打造個人的核心競爭力?

正如我們所知,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獲得未知的信息變得越來越容易,不僅可以從書本中獲得資訊,還可以與優秀的人交談獲得知識,更可以通過無所不在的網絡,比如搜索網站、維基百科、在線教育平臺等等,獲得爆炸性的、眼花繚亂的各類信息。然而,若想通過獲取信息,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形成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則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去思考。

一、通過主旨問題來錨定關鍵信息的獲取與吸收:

什麼是主旨問題?

我的理解是把時間軸拉長几年來看,在未來的3-5年裏,我希望能夠在哪個領域取得實質的提升,比如:

  • 希望用3-5年的時間讓自己成爲所在行業的專家。
  • 希望自己在邏輯思考能力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
  • 希望3年後我能夠成爲一名某領域的專欄作家,並寫一本某某領域的書。
  • 希望幾年後,成爲一名認證的心理諮詢師。

總之,就是通過自我思考,明確未來幾年的發展目標,這個目標應該是長期性的。當確定了自己的主要目標之後,就可以繼續思考,若想實現這一宏偉的目標,我需要做的是什麼?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主旨問題”。

一旦找到了主旨問題,也就是鎖定了問題的主要矛盾,那麼在實踐中,我們就應該刻意、主動的去搜集、整理、吸收與主旨問題相關的信息,比如上面的例子,若想用3-5年的時間讓自己成爲這個行業的專家,就要:

  • 主動、刻意、有意識的尋找與此相關的圖書、論文和各類文獻,研究國內外行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
  • 平時多注意與此相關的新聞報道和一些行業性研究報告。
  • 積極主動的承擔更多相關的工作職責,在工作中去積累經驗。
  • 保持積極的心態和更多的行業精英、同業朋友交流心得,以獲得啓發。

通過上述主動、刻意和有意識的行爲,獲得的信息可能是比較碎片的、分散的,但可以通過一套自己的體系將這些散亂的信息彙總、整合、提煉,逐漸形成系統性的知識體系。

二、用“隨機漫步”的方法吸收非關鍵性信息:

如果大家一味的投入到獲取主旨信息的狀態中,則會產生一個問題:獲取信息的視野窄化。採銅分享的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用隨機漫步的方法來適當增加非關鍵性的信息。

比如大家不妨偶爾去逛一逛書店、圖書館,隨手翻看幾本熱門暢銷書或者冷門到無人問津的雜書,或者去參觀一個藝術類展覽,或者去一次所在城市的博物館等等。這樣可能就會在不經意間,爲你帶來一些新的靈感、啓發,從而可以激發你的個人創造力,並找到困擾你很久的問題的解決方法。

比如李笑來老師就分享過他是如何認識到比特幣,併成爲“比特幣首富”的,他說他在twitter(推特)上曾經關注了超過一萬人,這些人可能分別從事不同的行業。有人說,笑來你關注了這麼多人,看的過來嗎?笑來回答:誰說我一定要把他們的全部推文都看完的,我完全可以突然想起來時,偶爾打開隨機性的翻看一下,有興趣的自然會看完,仔細研究下,沒興趣的就自然不會再看下去。

正因爲如此,有一天笑來老師突然看到一位用戶發了一則關於“某虛擬貨幣目前價格達到了XX美金”,李笑來對此很好奇,於是點擊閱讀,並做了進一步的研究,最終比國內大部分人更早的認識到了比特幣,後來通過挖礦成爲了“比特幣首富”。

這其實就是隨機漫步法的表現,如果當初李笑來沒有關注這麼多用戶,沒有隨機性的翻看一下,就可能不會了解到比特幣這個新鮮事物,更沒有可能成爲“比特幣首富”。

很多人認爲追求“少而精”才能對自己有好處,比如很多人建議大家不要訂閱太多的微信公衆號,訂閱過多,造成的結果是可能嚴重讓你分心,最終什麼都學不到,空留下手機屏幕上那密密麻麻的小紅點。

其實我就訂閱了大量的微信公衆號,至少超過50個,涉及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人物,我當然沒有時間每天把所有的文章都看完,但是其實如果有空閒的時候,可以迅速瀏覽一下那些標題,如果覺得符合你的興趣,我自然會點擊進去讀一讀。一看標題就覺得沒興趣,也自然不會去翻看了。

所以凡是都有兩面性,關鍵是看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用好了,自然能夠幫助到你。所以我很認同採銅的“隨機漫步法”的觀點。

當然,隨機漫步法獲得信息的手段不應該佔用你過多的精力和時間,要合理的將“獲得主旨性問題”的時間進行分配,比較好的分配比例是8:2,即用80%的時間去主動、積極、有意識的獲取主旨性問題的訊息,用20%的時間通過隨機漫步法獲得其他信息。

三、用“八面受敵法”提取特定知識和信息:

我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是,當你讀書時,一定要提前鎖定特定的目的,即帶着問題去讀書,去思考。

譬如,一本好書可能會涉及很多領域,當你想了解一些獨特的財經觀點時,閱讀的過程中就要特別關注財經相關的文字,看作者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他的觀點是否對你有所啓發,那麼這個時候就不必過多關注書中闡述的與社會倫理、遣詞造句相關的內容。

當你想通過閱讀這本書以提升你自己的文字的表達水平時,可能就不必關心作者在財經方面的觀點是什麼,而是要重點關注作者是怎麼運用巧妙的修辭手法、美妙的文字表達。

所以,採銅提到:

打開一本書,就打開了一個多維度的空間。

很多人對讀書應該怎樣讀持有不同的觀點,有的人追求速讀,一年能讀幾百本書。有的人則追求精讀,每一個字都認真去看,一年下來可能讀不了幾本書。

按照上述的觀點,我認爲不管是速讀也好,精讀也罷,在讀書之前一定要先想清楚我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我想獲得哪些收穫和知識。只有這樣,在閱讀的過程中,才能夠鎖定關鍵信息,關注你應該關注的內容。

當然爲了獲得不同領域的認知,一本書可能會閱讀很多遍,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同的目的,一本書就這樣被很好的吸收了。

四、注意在日常行動中獲得默會性知識:

什麼是默會性知識呢?

默會知識就是隱含的知識和能力,也就是說可能你並不能很好的通過文字來歸納總結出來的知識或者技能,但是你卻的的確確掌握着這種本事。

就比如你通過反覆的訓練之後,能夠在高爾夫球場揮灑自如,揮杆得心應手。但是如果讓你通過語言來跟一個完全不懂高爾夫球的人去講解如何學習高爾夫,你可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奇怪,我到底該怎麼向對方闡述學習高爾夫的第一步是什麼,第二步是什麼,但是,見鬼,我就是會打高爾夫,可是,說不出來。

這樣的知識或者技能,就是你所擁有的默會性知識。所以在你平時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不僅僅要關注一些書本上的知識的獲取和積累,還要經常對自己、他人乃至整個羣體或社會性的行爲做一些辯證性的反思,並刻意地對這些行爲或者事件做一些總結提煉。只有這樣,進步纔會更快的來到你身邊。這也就是爲什麼古人特別強調“吾日三省其身”的原因。

五、通過“打散再組合”的方法構建個人知識庫:

通過上面論述的幾個方法,如果堅持下去,一定會獲得極大的收穫和進步。但是,我們都知道,獲取信息的渠道是多元化的,多元化就意味着信息可能是碎片的、零散的。

如何把碎片的、零散的信息有效的整合起來,以便於自己隨時複習、總結和思考,併成爲系統化的知識呢?

一個很簡單、很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建立信息蒐集庫來實現知識的彙總。

很多人喜歡用紙質的筆記本來記錄讀書的摘要或者寫個人的讀書心得,我有一段時間也是這麼做的,因爲我覺得只有通過自己用筆一個字一個字的寫出來,才能夠加深自己的理解。

但這樣做的一個弊端就是,當你積累的素材較少時,想查找一些內容是比較簡單的,但是一旦積累的素材足夠多時,某一天突然想查看當時記錄的一句話,就是浪費你過多的精力去逐頁的查找。

所以我目前更加喜歡通過電子化的工具來打造個人的知識庫,比如採銅就是通過Excel來完成的。

具體而言:

(1)信息初步彙總:

我們可以在Excel中的第一行輸入諸如“原文內容”、“出處”、“我的思考和歸納”、“標籤”等幾個不同的欄目。當閱讀圖書、雜誌或者某一篇文章時,可以把你認爲對你有幫助有啓發的內容按照這個邏輯逐一在Excel中填寫,特別重要的一點是要爲這一段你收錄的文字標註幾個標籤,比如“心理”、“理性與感性”、“自控力”等等。做了標籤的目的是爲了以後便於信息的彙總和檢索。這樣下來,在不同渠道不同地方看到的有價值的信息,都可以被有序的彙總在一個表格中。

(2)信息的有效聚合:

當你爲不同的信息設定了標籤之後,你就可以通過Excel表的“篩選”功能,把最近一段時間你搜集到的同一主題的信息彙總在一起。比如當你選擇“心理”兩個字時,表格中所有被你打了“心理”標籤的信息都會被篩選出來。這樣可以幫助你有機地、系統化的溫習不同人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的觀點,並幫助你形成自己的認知和理解。

(3)信息的快速查找:

有時候,我們在寫作或者做具體的事情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想引用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我曾經在某一本書讀到過,但是究竟我是在哪本書的哪個章節哪個段落讀到過呢?無論如何也想不起來了,最終不僅浪費了時間和腦細胞,還因爲沒有引入某位大師的犀利的觀點而讓你表達的力度變得弱化。

通過建立電子化的信息知識庫,一旦你有了某方面的靈感,或者有某方面的需要,就可以馬上通過Excel的“查找”功能鎖定關鍵字,進而快速的查到你想要使用的信息。


最後,總結一下,打造個人的知識體系,構建核心競爭力,你可以借鑑的幾個方面包括:

1、思考個人長期要達到的目標,以錨定主旨性問題,並花費主要的精力(80%的時間)來積極、主動、有意識的獲取關鍵性信息。

2、用20%左右的時間,通過隨機漫步的方法,獲得多元化、多維度的信息,從而避免讓自己視野變得狹窄。

3、用“八面受敵法”提取特定知識和信息,即在讀書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問題是什麼,這樣才能抓住書本中的核心觀點,以幫助你獲得特定角度的提升。

4、平時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要特別注意對行爲、事件的反思,將默會性知識顯性化,通過持續的“覆盤”來總結和歸納問題。

5、嘗試採用電子化工具蒐集整理各類信息,並定期通過篩選或查找,將分散化的信息進行聚合,以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