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壇盛會,詩意前程


“泥焗雞文學羣"創作基地掛匾儀式和《貝葉閣文集》讀書會已過去很多天了。直到今日,有關的詩文還在各文學羣不斷出現。請看:

水調歌頭(白樺林)

一度秋風勁,朗朗白雲平。青青木殼嶺下,緩緩海河清。此處高樓林立,所見馬龍車水,鬧市隱長廳。書畫飄香墨,音樂繞輕盈。

掀紅布,現金匾,掌雷聲。文人雅士,座中濟濟盡精英。述說鄉村史記,分享民間故事,貝葉送嚶鳴。他日還相聚,談笑續深情。

不錯,參加座談會的四十幾位文友,熱愛文學,尊重友情,在別人眼中的“文化沙漠",一如既往,互相支持,在文壇中闖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以鄉村史記和民間傳說爲線索的文學創作,激發了作者的靈感,推動本土地域文化的開拓,激勵了本土文學愛好者的信心。

這場讀書會由“泥焗雞"文學羣羣主含辛魚和英豪國際集團主席劉國豪發起,在英豪書畫院舉辦。劉主席在會議之前,就做了許多工作。他賦詩一首,歡迎各界文學朋友來到英豪書畫院:

萬里驕陽照河東

千灣流溪兩岸紅

風雲嶺上風雲閣

寶塔玲瓏入半空

英豪畫院喜相逢

羣賢文章各不同

愧無好酒酬知己

爲你送上一清風

我們知道,劉主席有許多好酒。如果不考慮酒駕,他一定會和我們一醉方休。現在,這裏設“泥焗雞文學羣"創作基地,開讀書會,爲當地文學創作送上一陣清風,點燃我們心中的文學創作之火。劉總的豁達和摯子之心,正可成全我們繁榮本地文學的願望。

"老龍讀書會,人山又人海。海洋廣場淡,今日徹底改。從化知名人,《貝葉閣》精彩"。樂樂的詩朗朗上口,是發自內在的心聲,寄託了滿滿的祝福。

最令我感動的是,曾是從化區語文學科教學帶頭人,德高望重的陸建超老師,也來參加這次讀書會。他年已古稀,身體又不太好,開始我並不敢邀請他來參加座談會,還是他的學生白樺林把他帶來了。

陸老師從得到《貝葉閣文集》始,就不斷在微信中發表讚揚和鼓勵的詩文。他在座談會中的發言,妙語連珠,給我們美的享受,會場中掌聲不斷。

陸老師已經退休,仍然不忘扶持後學。他的詩文使我相信,老有所爲,完全是可以的。在六月五日的朋友圈,他寫下了對《貝葉閣文集》的評價:“佳作連連好文集,抒情敘事多主題。洋洋灑灑隨所欲,妙筆生花讓人迷。……《貝葉閣文集》共收散文61篇,篇篇精品,美不勝收,反覆拜讀,愛不釋手"。我寫作水平有限,知道這是陸老師的真心鼓勵,我也從中得到鼓舞,從中汲取力量。

爲了更好地記住陸老師的鼓勵和支持,他寫的有關《貝葉閣》的詩文,我把其中一部分記在這篇文章裏。

“文學好手龍老師,滿腹經倫盡才思。所見所聞平常事,隨心組句就是詩"。這是他在看了我的《貝葉閣詩草》後轉給我的。

“優秀編輯數老龍,推敲裁剪盡精通。不辭勞累擔責任,傾力付出當苦工"。“從化教育再回眸,千年史實一併收。撰文配圖多少事,耗盡心血情悠悠"。這兩首詩是他在看了《回眸從化教育》一書後寫的。這本團結出版社出版的從化教育史,我也寫了一些文章,參與了部分的編輯。

在十六日下午的座談會上,他熱情洋溢,抑揚頓挫,詩文配合,使座談會真正成爲文化大餐,激勵人心。他說:“精英薈萃讀書會,評品新書贈口碑。暢所欲言共審美,文字見解任發揮"。

他還謙虛地說:“文友達人喜約會,陸叔冒味混進來。拜讀大師新著作,獻醜發言抒情懷"。大師的頭銜我就不敢擔當了。我是一位大(老)學生,永遠是陸老師的學生。無論他的品格還是學識,都值得我永遠學習。

陸老師學識淵博,說話亦莊亦諧,生動有趣:“有幸參加分享會,搶先拍照佔榮光。達人領地也侵略,請你別說我太狂"。

在讀書會上,陸老師兩位昔日的學生剛巧坐在他的兩邊,一位是外貿老闆,一位是大學老師。見到他們,陸老師的詩興又來了:“志趣相投好學子,文學路上同向前。重逢短暫難暢敘,留下情結復綿延"。

過了幾日,他又在朋友圈中寫道:“難忘前日讀書會,回頭感覺仍美美。座中發言竟有照,額外給我得威水"。

陸老師在座談會的時間雖短,他的幽默風趣,博學多才的形象,長久留在我的心中。

參加讀書會的都是文學愛好者。他們有機關幹部,有醫生護士,有大學老師,有學者專才和自由職業者。搞外貿的大老闆大力哥更是大家公認的才子。他的詩格調清雅,厚古頌今,讀起來引人入勝。平哥是退休幹部,他的熱情風趣傾倒在座衆人。

濱棻是一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她寫的是一首自由詩:

一本本墨香的書籍問世

詮釋從化秋色的五彩斑斕

文字的溫度燃赤子之心

歡聚一堂賞果實之味兒

滋養來年春天的文字花草

駐足流溪河畔的人文情懷

載着從化的前世今生

書寫從城嶺南文化的綠洲

朱老師是座談會的主持人。他寫的散文出神入化,意識自流,高深朦朧的意境如詩如畫。他的詩也有他的特色:“呆萌快樂來一些,自古英雄多豪傑。海洋廣場雞友團,龍寫貝葉灑經鍥"。

曉芳喜歡對聯。他寫的對聯規範對偶,聯句優美。這次他寫來一對聯:

山稔走來,貝葉書成,從城秋日讀書會;

蘭香飄遠,詩章付梓,本土文壇出俊才。

南哥是《山稔》文學社的創始人之一。他的詩更是概括了讀書會的盛況。“雞羣山稔會英豪,書畫文章多傑傲。鄉村史記貝葉閣,吹響從化文學號。精神文明有你我,文風飄出粵港澳"。

在座談會中,大家踊躍發言,各抒己見,盡說自己心中感受,座談會的時間一再延長。散文家含辛魚的另一篇記實文章有詳盡的記述。這裏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列出了。

正是:基地掛匾,貝葉書成;劉總羣主各精評,發言踊躍盡詩情,風雨文壇細叮嚀。秋已逝,塵途漸冷更思立德行,老驥伏櫪奔前程。劉總出口成詩,是不可多得的詩才。他還涉獵書畫美食等等。就以劉總的詩作結吧:“石器生獅象,老龍古書藏。貝葉雖無光,傳世萬年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