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胸有成竹的家长

做一名胸有成竹的家长

---学习家庭教育指导师后给家长的分享

我是2011年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后来考取了家庭教育指导师,今年再次报名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学习,希望自己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提升个人能力,能为更多的家庭和孩子服务。

这次学习,首先感恩威海明德书院,感恩山东省首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在威海开班。

两天的线下课,丰富而专业的线上课程,都让我收获很多。

赵刚《家庭教育学科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刘国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贾智会《学生学习好不好,一件事决定》

张扬《能让孩子懂得自己努力向前,才是父母成功的教育》

邢利娅《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实现家庭教育科学化》

王智勇《心中有梦才能快乐远行》

蔡满利《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时代使命与担当》

王若中《民族复兴与家道传承》

孙明敏《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

邢利娅《优化家庭教育生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商雪梅《家庭教育的风险防控与案例分析》

王佑英《熵定律与家庭幸福》

以上课程目录,从一名普通的家长的角度,您最感兴趣的是哪一课呢?很多家长可能会选贾智会的课程,或者张扬老师的课程吧?

大家带着自己的答案,听我在这次学习中感受最深的几点,看看听我说完,您的想法有没有改变。

中国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赵刚教授讲授的《家庭教育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听了赵刚老师的讲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胸怀。赵刚老师说,做家长,一定要有胸怀。

于是写了一篇文章,《做一名有胸怀的家长》,也发在简书上,向前翻可以查看。

如果父母能成为一名有胸怀的家长,才能真正虚心学习家庭教育,才能倒空自己的杯子,接受到来自老师的教诲,否则真的听不进去,我接触的很多家长,我说一句,她回好多句,我提个建议,她就回过来很多的解释、理由,或者说,老师,你说的对,我学过,我家里有这本书。

我就想到了那句名言:学过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从知道到做到,中间还有一个鸿沟,叫知行合一。真知一定会行,真行才能真知。所谓的知道,学过,但是遇到问题不会用,想不起来,只有别人提到了,才忆起一点概念。那学到的不是本事,不是家庭教育,只是学过一个概念,会念那句话而已。

当然,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问题,包括我自己,学过很多,真正做到的却不多。但是越来越多的感觉到,少学一点,多做一点,多悟多行多分享,真正学以致用。

带着以用为目的的学习,不再只是安慰自己式的学习,还需要清楚家庭教育的几个基本原则:

1.长期性

一个桌子四根腿,四平八稳,一个人需要几方面的根基,才能走稳一生?现在家长普遍关注分数,甚至网上流行的“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引起全民共鸣。共鸣后,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这么关注学习,关注成绩?成绩能决定孩子的一生吗?成绩好,一定人生成功,成绩不好,一定人生失败?留学美国常青藤名校的学生自杀事件,一时网上热议,根本原因还是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要关注的是孩子的一生,不是眼下考试成绩好不好。着眼于孩子的一生幸福,也许很多目前无解的问题都能很容易找到解决方法。

2.一致性

爸爸和妈妈,你喜欢谁?

奶奶家和姥姥家,你喜欢谁家?

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你喜欢哪个老师?

这些问题,亲爱的家长朋友,您问过吗?在孩子小的时候,逗孩子,很多被问过。这种问题,直接引导出来的是对立。

爸爸和妈妈可以分黑脸和红脸,但是不管是什么花脸,传递的一定是爱。

成绩不管考的好,考的不好,父母和孩子沟通时,沟通的目的一定是爱。

初中叛逆期,不管早恋还是摔门,父母传递的,一定还是爱,足够的爱。

还有,不管在谁面前,在任何人面前,和在孩子面前,传递出来的孩子的样子是一样的,不能在孩子面前假装爱他,但是心里烦的不行,背后全是抱怨,那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的。

爸爸、妈妈和其他养育人,教养理念一致,如果不一致,请避开孩子,先沟通好,再跟孩子沟通。

3.前瞻性

提前确定目标,你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反思,你的理念是对的吗?

你的教育理念符合孩子走上社会的需要吗?30年后的社会,什么是必需的呢?什么是不会变的呢?是越来越重要的呢?

我们不是基本过去的经验教育孩子,不是基于目前的社会状况教育孩子,而一定是基于未来的需要教育孩子。

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家长先研究国家的五年发展战略,十年规划,未来30年人才战略,跟上国家的发展,向国家的人才发展目标靠近,一定是正确的。

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先进性

当父母是一项终身工作,时代在发展,孩子在变化,我们不学习,就会落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父母,就一定要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孩子从小到大各个年龄段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孩子产生的各种问题背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从心理学、社会学、发展学、传统文化等多个方面学习,中西结合疗效好。

现在,再回头去看看开头列的课程目录,您选择哪个呢?

说心里话,哪一个会舍得放弃呢?赶紧开始学习吧。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