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46-父母对孩子无形的影响

对于工作坊新的尝试,每一次都有“礼物”收!今天用卡牌做了小型工作坊,我尝试着只做呈现,先让大家看到真相。

一位妈妈对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很是焦虑,她发脾气是家常便饭。她抽到一张一个大人面对一个孩子的图卡,说她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的,友好而亲密,最后加了一句“除了说到学习的时候”。

学习心理学这几年,我学会通过对方的面容、表情、语气、语调、着装等初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动态。这位妈妈面容憔悴、语速很快、眼神飘忽不定、语气轻浮,我判断她在说假话,只是可能自己都不知道。

我委婉的说出我的判断,但立刻遭到这位妈妈的否定。于是我邀请两位家长分别代表她自己和孩子。

呈现:两个人的距离大概有一米远,孩子一直看着妈妈,但妈妈却不愿意看孩子。

妈妈:这不是真的,我女儿很依赖我(她女儿8岁)。

我问孩子的代表:你妈妈这样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孩子代表:妈妈虽然和我说话,但我感受不到她对我的爱和关心。

妈妈:这不是真的,我们关系很好,除了说学习的时候。

我:如果你和孩子关系如你说的那样,对学习也不应该给孩子漠然的感觉。

(我看到妈妈完全不理解我说的,并且坚信自己是对的)

我邀请另外两个家长代表10年以后的自己和孩子。

呈现:和第一组距离差不多,女儿朝着妈妈笑,妈妈似笑非笑的没有太大反应。

我问女儿代表:你为什么笑?

女儿代表(10年后):因为妈妈和我总是假假的,她和我笑我也回应她笑,她就是这样的。

我再次问案主本人:你看到自己的模式没?你可能有很多委屈不满,但不会真实表达,你教会了女儿伪装。

这时的妈妈似乎明白了一点,半信半疑的点点头,说“我好像知道了。”这时爆发出来全场家长的掌声,我想这是大家看到一个人终于有点醒悟的喝彩声。

这是小篆的“学”字。最下面是一个小婴儿,刚刚出生什么都不懂,懵懵的。父母就是要帮助孩子揭掉头上的盖子,引导他通向智慧。

如果父母自己都是懵的,没有被开启智慧,怎么能给到孩子帮助呢?

现在有太多父母自己处于无知的状态,根本无法支持到孩子,他们只看到孩子的问题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以,要想孩子好,父母首先要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