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資治通鑑》//公元前310年

公元前三一零年好的,又開始閱讀歷史啦。只有通過這樣每日分享,發佈,我才能做到堅持,不然,一懈怠,就不可收拾。

張儀說秦武王曰:“爲王計者,東方有變,然後王可以多割得地也。臣聞齊王甚憎臣,臣之所在,齊必伐之。張儀既然知道自己已經在秦不待見,當然得找出路,不能呆下去啊。去魏國,雖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卻比賴在秦國,被衆人攻擊,安全得多。臣願乞其不肖之身以之梁,齊必伐梁,齊、梁交兵而不能相去,王以其間伐韓,入三川,挾天子,案圖籍,此王業也。”王許之。用一番大話套住秦王,秦王也是懂路的人,當然順坡而下,把張放出去嘛。

齊王果伐梁,梁王恐。張儀曰:“王勿患也。請令齊罷兵。”張儀的推斷,也是準確,只有如此,他在魏國,還有利用價值吧。乃使其舍人之楚,借使謂齊王曰:“甚矣,王之託儀於秦也!”齊王曰:“何故?”楚使者曰:“張儀之去秦也,固與秦王謀矣,欲齊、梁相攻而令秦取三川也。今王果伐梁,是王內罷國而外伐與國,以信儀於秦王也。”齊王乃解兵還。這個說法,就把齊國勸退,看來,國與國之間,都是矛盾重重,相互防範,互相利用啊。

張儀相魏一歲,卒。張儀比蘇秦,事實上證明,還是高明很多,起碼,就得好死。

儀與蘇秦皆以縱橫之術遊諸侯,致位富貴,天下爭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孫衍者,號曰犀首,亦以談說顯名。有人認爲公孫纔是掛六國相印的人,各有其說,只是這裏沒有如此記載而已。其餘蘇代、蘇厲、周最、樓緩之徒,紛紜遍於天下,務以辯詐相高,不可勝紀。而儀、秦、衍最著。作爲謀臣說客,張,蘇,公孫,就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留名千年。

《孟子》論之曰:或謂:“張儀、公孫衍,豈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說張儀,公孫衍,蘇秦等等人,是大丈夫,真正就看角度選取,也未必不能說。孟子曰:“是惡足以爲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詘,三個“不能”,才能算得上大丈夫,那麼高的要求,古往今來,也無幾人吧?是之謂大丈夫。”

揚子《法言》曰:或問:“儀、秦學乎鬼谷術而習乎縱橫言,安中國者各十餘年,是夫?”曰:“詐人也。聖人惡諸。”楊雄對於蘇秦,張儀,也是隻貶不褒,認爲就是詐騙而已。其實,也是有點態度偏激吧。

曰:“孔子讀而儀、秦行,何如也?”曰:“甚矣鳳鳴而鷙翰也!”“然則子貢不爲歟?”曰:“亂而不解,子貢恥諸。說而不富貴,儀、秦恥諸。”子貢的言談議論,是爲了解除動亂,而張儀蘇秦之流,則是爲了謀求功名富貴,相差簡直雲泥。或曰:“儀、秦其才矣乎,跡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而難之,不以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有才有德才是聖賢,無才無能就是庸人,有才無德只是能人。

秦王使甘茂誅蜀相莊。秦王、魏王會於臨晉。

趙武靈王納吳廣之女孟姚,有寵,是爲惠後。生子何。怎麼,這裏突然記錄下來趙王的寵妃,古怪。

公元前三零九年再讀一年,反正,這一年的記載,那麼簡單,只有一行字嘛。

秦初置丞相,以樗裏疾爲右丞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