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下,學校如何通過“雙增”更好地服務學生差異化教育需求?

“雙減”政策下,學校如何通過“雙增”更好地服務學生差異化教育需求?

加強了學科主題教研,鼓勵老師通過選編、改編、自主創編等方式設計高質量作業,根據學情的不同設計分層作業。

設置“閱讀與理解”“活動與製作”“小課題與實踐”“參觀與調研”“實驗與創新”等五個模塊作業羣。

全方位推出學習時刻、自主時刻、溫馨時刻“三段式”課後服務,供家長根據需求彈性選擇。

學校今年組織全體教職工參與,並積極引入社會公益資源,開出了九大類64個社團活動的“大菜單”供學生選擇。社團活動尊重學生的差異,根據不同年段、不同能力水平設置,像足球、舞蹈等社團都在以往提高班的基礎上,新設了面向零基礎學生的普及班,學生報名人數較多的社團還將開設平行班。

爲了滿足孩子們的需求,學校開設了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6個體育專項提高班和跳踢、民俗遊戲、體育遊戲、旱地冰滑等4個普及班,學校還在教學樓頂樓平臺新建了“籠式運動場”,拓展運動空間。

“全員導師制”,教師除病假等客觀原因外,全部參與導師匹配。發相關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包,爲推廣“全員導師制”提供支撐保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