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罵了老師後……

考數學的前一天下午,小王打算給學生加一節課,再鞏固一下易錯題。剛走到教室後門口,吵鬧的教室立刻安靜下來。

小路同學看到小王,滿臉不開心: CNM。小王有點愕然,愣在門口。小路回頭又大聲說了一遍:CNM。

小王感覺到他不友善的語氣,以及挑釁的眼神。有點難過,有點感到心寒。因爲小路是他的課代表,也是他平時比較照顧的一個孩子。

小王平靜地問:大家聽到他說什麼了麼?其他同學開始竊竊私語,有人小聲重複着,原來不是自己聽錯。小王覺得悲哀,邁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辦公室。

辦公室同事看他回來,都問怎麼了,聽後非常喫驚,難以想象大家心中的學霸這麼粗魯。

有人說:小王,你這樣就回來啦?他們以後會更過分的!

有人說:小王,要教育一下,告訴他家長!

也有人說:他也可能是無心的吧……

小王想想平時的辛苦付出,真的覺得不值得,有點難過,這也是工作十多年第一次被學生當面罵這麼難聽的話。後來坐在位置上想了想,今天這件事怎麼處理呢?

熱處理——罵回去

那些不文明的詞語,怎麼脫得了口?像潑婦一樣破口大罵,沒跟人吵過架的小王,估計是吵不過學生的。

吵架只會釀成更大的衝突,且顯得自己很沒有教養,最後是不是還要上升到動手?這樣的傻瓜行爲似乎只發生在街頭小巷,小王想想就算了。

吵了僵在那裏,最後肯定只能學校處理。對學生無非批評教育,但對老師呢?那就不僅是批評教育,可能會在接下來的教學評級、職稱評定乃至獎金髮放上都有所處罰,想到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銀子,又要少了許多,豈不冤枉?

此法,不妥!

溫處理——懟回去

懟一:某某,請你把你罵的內容抄100遍明天交上來。

罰抄是嚴令禁止的,此法,不妥!

懟二:某某,請你站起來。下課到我辦公室,我們交流一下關於罵人有沒有素質的問題。

體罰太久,也是不允許的。上了一節課,還要再談一節課,可以想象小路痞痞不耐煩的表情,除了自己說得口乾舌燥,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還有啥?

懟三:某某,你喜歡罵人,我建議你去看醫生。

狗咬你一口,你咬狗一口嗎?學生不回你,懟了他,心裏爽了嗎?似乎也不會解決問題。

冷處理——不理睬

小王一直覺得冷靜是個好辦法。

小路也沒有來主動找小王老師道歉。難道他也在想,讓老師冷靜冷靜?

平時,面對學生的挑釁,盯着他,一句話不說,繼續做自己的事。學生沒有人與他應對,自說自話自然而然也就無趣了。當學生不依不饒,此時班裏正能量的學生總會勸阻的,他也會覺得沒面子。

實際上,後來小王沒有去班級裏,靜靜地看了一會資料,一會就投入到自己的世界。

很顯然,冷處理還是一個相對明智的選擇。

晚上回家後家長打電話過來,一直道歉,小王早就釋懷了。他告訴家長作爲教師,一般來說都不會與學生較勁。


教師是成年人,每個主科教師心裏都清楚,一定會有背後罵自己的學生,如果不太嚴重,只是發泄一下情緒,老師也不會追究,頂多批評教育一下。

希望學生們能夠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同時面對自身問題,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教育,理解老師的用心,善待教師。

當然,作爲老師,小王覺得:修身養性最重要。只有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儘量減少與學生的矛盾,才能讓批評教育真正起到教育成長的作用。

也能夠下次再有類似情況,一笑泯恩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