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居筆記(19)寂寂寒衣節

     

    天還是說變就變了,早晨的晴好帶着逼人的寒氣,新疆又開始下雪了。我期待的雪,也該在某個清晨悄悄降臨了吧。

    今天是寒衣節,雲端的思念一早就開始了蔓延。因在疫情防控期間,一切活動暫停,居家防疫,足不出門的人們只能隔空寄託哀思。靜靜的街道不再有青煙縷縷,紙灰堆堆,暮色清幽,小城的安靜裏,充斥着淡淡的懷想。

    。所有節日的設定,真是奇妙的組合。天寒地凍,當活着的人開始感覺寒冷侵襲的時候,想到的是另一個世界的親人的感覺,且不論這亦真亦假,只是這共情的聯繫,自然將生死兩茫茫拉近了距離。再看它的來歷,不免又多了幾分感傷:

      農曆十月,爲冬季第一個月份,古稱孟冬。此時北方已進入初冬,寒流來襲,但南方依然還有“小陽春”。十月初一,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天,也是寒衣節。寒衣節,又稱“地臘冥陰節”、“送寒衣”、“燒衣節” 、“十月朝”、“十月一”、“哭節”、“祭祖節”等,民間俗稱“鬼節”、“冬祭”、“鬼頭日”。《舊京風俗志稿本》雲:“十月初一日,京俗爲鬼節,諺雲:‘十月一,鬼穿衣’,蓋言天氣漸冷,已死之人亦須穿衣也。”舊時,寒衣節是一個重要的民俗節日,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爲中國民俗節日中的三大“鬼節”。你看看,四季輪迴,無論哪一空間,人們總是用自己的想法,與時空另一端的亡靈同在。另有一說來自於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這個民間故事將妻子的忠貞不渝闡述的淋漓盡致。爲給丈夫送寒衣,孟姜女歷經千辛萬苦,卻只看到一堆城牆下的白骨,於是哭啊哭,一哭哭倒長城八百里……衣服最終是沒穿上,但故事卻流傳了千百年。其間的情愫,不言而喻!

    民間更注重這個節日,這一天,早出晚歸顯得格外小心,生怕出什麼意外。似乎這一天天黑的也比較早,寂靜,無聲,只有路邊一堆堆的紙灰提醒着路人,剛剛有人在那裏懷念了離去的親人。老輩兒人更注重這與雲端親人連線的儀式感,我的姨娘差不多在剛封閉時就想方設法給逝去的外婆糊件衣服,但是,苦於無法出門,只能作罷。寒衣節還沒到,她的夢已到。她跟我媽說,夢見外婆說冷,要一件綠毛衣……這可愁死了她,清明節,中元節燒紙祭祀時,街上就有賣的各種紙衣服,這紙毛衣可咋整?的確是個問題。但她在乎的程度又讓我看到了寄託的哀思一分不減。每個子女與父母,走完今生這一緣後,留下的不止親情,更是無盡綿長的愛。人間一趟,總有分別。離世後只能夢境裏相逢,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無非是一絲牽動心靈的慰藉。我想起了了逝去的親人們,從我有記憶開始,他們一個個走進我的世界,然後,又以這樣那樣的方式,一個個慢慢離開我的世界,告訴我,珍惜,告訴我,失去。每每這個時候,總會不自覺的想起他們的模樣,想起那一樁樁與他們相干的往事。這種感情,與年歲漸長有關,年齡越大,越怕失去,擁有的每一點兒都倍加呵護。因爲,時間,會划着不着痕跡的小舟,帶走身邊一個又一個親人……有時猝不及防,有時,不可避免!生老病死,災難禍福,想想看,只有努力過好這每一天,纔不辜負這生命來世間一趟!

    寒衣節的思念,是一頭連着一頭,一個時空連着另一個時空的,如余光中《鄉愁》裏的那樣“小時候,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了,鄉愁是一座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這種思念無形中又牽扯了多少人的眼淚,某些長大,就是在失去了父母的那一刻。

    室外寒風瑟瑟,秋葉簌簌,且將感懷與思念交付清風明月,雲端遙寄哀思,共待那個疫後的暖冬吧!

    寂寂寒衣節,特別的安靜裏,我們祈禱,來一場雪吧,給大地換上潔白,給小城梳洗新顏,抹去這些日子的黯淡!可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