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用人——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汉纪三太祖高皇帝中•五年》中有一段话,写出了汉高祖刘邦自己总结得天下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善于用人的重要性。

原文如下: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臣说服。(《资治通鉴》第11卷)

译文如下:

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酒宴,高帝说:“各位列侯、各位将军,不要对我隐瞒,都来说说这个道理: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之所以失掉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掠地,攻取城邑、土地就分封给他人,与大家同享利益;项羽却不是这样,他对有功人员嫉恨,对贤能者猜疑,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帝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谈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持运送粮草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都是人中英杰,而我能够任用他们,这就是我所以能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虽然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信任使用他,这便是项羽所以被我捕捉打败的原因。”群臣都心悦诚服。

简况:从秦朝到西汉。秦王朝时期,即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秦王朝灭亡后,从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楚项羽与汉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争夺的结果是,项羽败亡、刘邦告胜。胜利后的汉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一次酒宴,大论得天下的原因。实际上是彰显一个以刘邦为皇帝的新王朝已经形成,并填补了秦王朝消亡后的空缺。由于建都于长安,史称西汉。

读后随笔:

别管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或者是管理企业、单位,善于用人,才会像刘邦一样成功。否则,大都会蹈项羽的覆辙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