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札記】創設情境,向文本更深處漫溯

             

          創設情境,向文本更深處漫溯

——2021鳳縣學習共同體送教之《植樹的牧羊人》

                  岐山三中  侯會芳

“教學,則是學會深入淺出。任何一種輕視,都會讓你喪失教學的靈感和激情。”                                              ——肖培東

一個三十多年堅守荒原的牧羊人,一個變得生機勃勃的村莊,一個打動人心的故事,這是初讀《植樹的牧羊人》給人的直觀感受。要突兀地說它是虛構的(因爲本文是一篇小說),我真的還找不到一個恰當的詞語來形容。怎樣深入淺出上好這篇教讀課?怎樣才能讓孩子們在相信堅持的力量、生命的奇蹟的同時,又懂得文學創造的價值?這是我反覆思考的問題。溫儒敏老師建議語文老師要“養成讀書和思考的習慣,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於是我把目光聚焦到課文上,一次次“深入”閱讀文本,一次次思考如何“淺出”。清晰明瞭的時間脈絡,細膩生動的環境描寫,何不依着課文創設情境,進行一次教學嘗試呢?

一、還原審稿情境,與文本對話

1953年,作者應美國《讀者文摘》雜誌專題“你曾經見過的最非凡、難忘的人是誰”的約稿,寫下了這篇文章。文章打動了編輯,他們就去尋找這位老人,可是那個地方根本沒有這麼一位老人,於是稿子就被退了回來。

藉着這樣的背景,我們的課就從約稿開始。我以編輯的身份向學生約稿,約稿主題爲“你見過的最非凡最難忘的人”,請孩子們說說自己會寫什麼怎麼寫。之後角色換位,編輯部收到了一篇稿子,就是《植樹的牧羊人》,請同學們來做編輯幫我審稿。審稿要求從內容和寫法兩個角度展開,如果你覺得這篇稿子可以通過審覈,請說出你的依據和理由。然後再比較分析一下,自己投稿時的想法與作者有哪些異同。

因着審稿情境的還原,學生們很快動了起來,邊讀課文邊圈點勾畫,邊圈點勾畫邊思考,邊思考邊與同學或老師交流,深入文本的思維流動在課堂上隨處可見。


二、走進文本情境,讀悟三次場景

徐傑老師說:“文本細讀是閱讀往深處去的主要通道”。《植樹的牧羊人》一課主要寫了“我”與牧羊人的三次相遇,從第一人稱觀察的角度描寫了荒原的巨大變化。

首先我們一起找出了表述時間的關鍵詞,不過爲什麼第一次和第三次寫的都是具體時間,而第二次卻是這樣寫的呢?“這樣過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我應徵入伍,在軍隊裏待了五年。戰爭結束了,我只得到一筆微薄的酬勞。好想去呼吸一下純淨的空氣!”有的孩子說,這樣寫時間表述變化有致,文章更生動;有的孩子說這是爲了照應一句話“我才明白,人類除了毀滅,還可以像上帝一樣創造。”戰爭毀滅一切,而牧羊人用雙手創造奇蹟。這樣的思考真叫人驚喜呀。

之後,我們除了關注細膩描寫的句子外,還重點品析了數量詞。比如描寫樹林成片時的“一萬”“兩萬”“十萬”,和句子“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麼先進的技術,而是靠一個人的雙手和毅力造就的”。“一”和“萬”對比,體現了什麼呢?從“一”到“萬”,經過多長時間?這一過程,需要的是什麼?這一刻,我們似乎來到了牧羊人植樹的山坡,用鐵棍一下一下在堅硬的土地上戳出一個個小洞,埋上橡樹子。就這樣,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雙手,一個人,把一生種在荒原,做到了上帝才能做到的事。奇蹟,需要漫長的歲月和永恆不變的毅力。因了牧羊人不變的堅守與付出,纔有了不斷變化的幸福村莊。孩子們突然明白,“變”中的“不變”纔是精髓。

三、勾連生活情境,品悟精神真諦

“想真正瞭解一個人,要長期觀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無私,不圖回報,還給這世界留下了許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好人。”課文開頭這樣寫道。牧羊人是否符合這一標準呢?課文是怎樣描寫牧羊人的呢?文中詞句很多,孩子們找得也很快。一心一意,無私奉獻,不求回報,堅持不懈,有毅力有堅守,偉大……

於是,我要求孩子們再讀五、六自然段,人物特徵和精神已經很明顯了,作者爲什麼還寫了這兩個自然段?牧羊人乾淨整潔、忠厚溫和、沉靜安穩,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作者爲什麼不把牧羊人塑造成爲爲了植樹生活得一塌糊塗捉襟見肘的人呢?這個問題一提出來,就引發了學生的熱烈爭論。是呀,一個人爲什麼爲了事業與理想就要拋棄高質量的生活呢?爲什麼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就不能擁有美好精緻的生活呢?孩子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打通文本與生活對話的路徑,走入生活情境再去審視作品的意義與價值,孩子們對人物有了更立體的認識,對人物的精神和現實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依據文本特點,還原審稿情境,走進文本情境,勾連生活情境,以角色變換和場景再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文本更深處漫溯,學生們得到深刻的閱讀體驗,在潛移默化中昇華了內心情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