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58-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很感恩介休王宇老师,她一直在默默的帮助我,成就我,也全然的信任我,让我能够放松的做我自己。

上午下午两场工作坊,我讲的内容90%都是新的,我发现我的转化率还是蛮高的,为自己点赞!

我们常说,讲课的词汇就是教化自己的过程。真的是这样!

我在讲到0~33岁几个阶段父母的角色转换时超有感觉。父母0~3岁是保姆,3~7岁是教练,7~12岁是老师,12~18岁是军师,18~25岁是知音,25~33岁是启蒙者。

有没有发现?父母的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变化,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而恰恰是因为大多数父母不懂得切换角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该做教练时还是保姆,该做老师时还是保姆,甚至该是人生的启蒙者时还是保姆。结果后怎么样呢?或者有的父母该是保姆或者教练或者知音时,只会做老师,这样的结果会养育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出来呢?

有没有发现?孩子越大,对父母的要求越高呢?

有一种思维叫成长型思维,还有一种叫做固定型思维。我们发现太多太多的父母都是固定型的、一成不变的思维。而事实上,“无常”和“变化”其实是常态的。有句话说“这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就是这个意思。

没有学习之前,我最多时候是保姆和老师的角色,不是宠爱就是说教。结果,儿子慢慢成为了懒惰的逃避责任的孩子。

幸亏学习了,明白了自己以前常常在对的时间做错的事。幸运啊!孩子终于看到妈妈归位了,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了,所以,他也回来了。

所以,持续学习,时刻觉察,不断成长,随势而变,就会说对的话,做对的事!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