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殮師》:死亡並不是終結,而是開始

“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一句話,直指人心,生與死一個諱莫如深的話題,在此刻表現的如此靜謐、安詳、溫潤。

就像人生何嘗不是一道道的嘗試進出各種門,從一出生就決定了什麼樣的家庭,開始咿呀學語;求學又面臨一道門,選擇怎樣的學校;就業追求什麼樣的理想進入哪個門?有人雀躍、有人不甘,但都在各自的門裏門外徘徊、生存。

開篇鏡頭拉向霧霾嚴重崎嶇不平的道路,兩邊光禿禿的樹木,顯現一種荒涼與落寞。灰白相間之中,一輛閃着黃燈的汽車師徒兩人顛簸而行。忽明忽暗的外景下襯托了小林大悟的內心,兩個月間,從城裏到鄉下,由大提琴手轉而瞎打誤撞走向入殮師的極大落差猶如此刻的天氣,大悟的心情似是如這似夢非幻的霧靄相通,看不到希望又泛着光芒。

電影始終穿插着小林在四季變化的田埂上拉小提琴的場景,那麼澄淨,哀而不傷。這或許是一種釋放,也是一種暗示人生的四個狀態吧,出生-就業-結婚-死亡。從第一次小悟接觸死亡是一個去世半月身體腐爛的獨居老奶奶那裏直面內心,嘔吐、懷疑;從人生頂端跌落低谷,回家還不敢面對溫柔賢惠的妻子時,想要從小提琴那裏找到慰籍,卻怎麼也記不清父親的容貌,只記得父親與他交換的石頭埋下伏筆。

再到,看着師傅在對待遺體專注、專心的態度,把死者打扮的唯美動人,贏得了家屬的尊重時,師傅交給他“要有冷靜、準確,而且要懷着溫柔的情感對待死者。”通過旁觀者角度解開心結,認爲每一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價值,每一份工作都有值得驕傲的動力。默默地喜歡上這個特殊工作。

面對朋友的責難和妻子的不理解時,依然選擇這個職業,由衷的去給逝者畫上最美的妝容,讓死者能夠體面地踏上新的旅程。家屬因有了小悟的妙筆生輝,反而並不覺得死亡的可怕,更是一種欣慰和祝福,並未死者的家人留下了最後一眼的“美好”回憶。你看老爺爺臉上女兒親吻的口紅印,奶奶脖子上圍的生前最愛的黃絲巾;止夫在生命凋零之時正大光明的穿上女裝,止夫的父親在淚眼婆娑中說出“那是我兒子”。所以死者對生者而言未必不是一種慰籍,而對死者而言未必不是一種解脫。

結尾因小悟的父親他鄉去世,在見最後一面得掙扎中,小悟的妻子認可了他的職業,而小悟因爲觸摸到父親臨終手裏還篡着那塊小時候互送的石頭時,一下所有的恨意消除,回憶湧現。

原來父親用一生都在愛他,記憶中父親模糊的印象一點點摒棄凸現腦海的是父親偉岸的身形,清晰的面容,他和妻子虔誠而安心的送父親最後一程。

一段生命的消逝亦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小悟把父親遺留下的石頭交給妻子還有即將到來的孩子。新誕生的生命承載着逝去的生命,延續着逝去的生命,正是這一過程讓我們領悟到什麼是生命:愛與包容同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