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場那些事,爲啥有人運氣好到爆 1 2 3

1

清朝康熙年間,吳三桂三藩叛亂,朝廷爲了消滅叛亂,四處徵兵。

有一個涿州的小孩應徵入伍,但是他啥也不會幹,就是會做飯,那也行他以伙伕身份隨營作戰。

這天軍隊剛剛紮營,飯快煮熟了,忽然一隊吳軍前來截營,清兵啥也沒準備好,只能跑。

愛崗敬業的涿州小兵捨不得他剛蒸好的飯,把飯放到到馬背上馱着逃命,那鍋飯剛剛熟,燙啊,馬被燙的受不了,狂怒,蹄跳刨號,衝入吳軍陣中中。這支吳軍被瘋了的馬一衝,四散奔逃,清軍一看機會來了趁機殺了個回馬槍,反敗爲勝。

這位炊事班的涿州小兵因此立功,被升爲隊長,後來官職累次升遷,最後官至護軍參領。

運氣這事兒,有時候來了擋也擋不住。


2

順治年間,有個大力士叫阿里瑪。這哥們有多牛呢,據說能自己抓住自己的頭髮,讓自己雙腳離地。

舉石頭獅子之類更是輕而易舉。

大清立國他曾經屢立戰功,後來入京爲官,在京城他仗着自己的戰功胡作非爲,順治很不高興,想除了他。

但是這人太厲害了,順治怕一個處理不當,這哥們殺入紫禁城,那就不好辦了,於是精心挑選了一個和阿里瑪本事差不多大力士去誘擒。

可能後來康熙誘擒鰲拜就是受了他爸爸的啓發。

大力士來到阿里瑪的府邸,假意和他客氣,趁他不注意忽然握住了他的手指,就像《老炮》裏馮小剛教訓吳亦凡手下那樣。

但是阿里瑪不是那種菜逼打手,他隨手一甩就把大力士甩出十幾步遠,冷冷的問:你要幹嘛?

大力士無奈只得說實話,是皇帝陛下要你死。

阿里瑪說,不就是死嗎,搞這麼複雜幹嘛?來人,把我綁了,殺就是了。

跟着大力士來的武士,戰戰兢兢上前綁住阿里瑪,這哥們一動不動。

順治的意思是抓住他要立刻殺頭的,所以牛車載着阿里瑪直奔菜市口。

行到宣武門,阿里瑪說我是滿人,我要死在門裏,說話間腳踩在城門的甕洞間,牛車寸步難移,行刑的人無奈只得在門內執刑。


3

閔鶚元,烏程人。乾隆十年進士,歷任安徽巡撫,江蘇巡撫。

剛到安徽時,他以清廉聞名,愛穿布衣,愛喫青菜,接見下屬的時候,張嘴訓話必提儒家至聖先師,朱熹老夫子的《近思錄》更是倒背如流。

人們提到閔鶚元都會豎起兩根大拇指,說一句:好官啊。

只有袁枚冷冷的說了句:他這是外強中乾,在裝。


果然,閔鶚元到了江蘇巡撫任上,開始收禮了:苞苴日進,動逾千萬。

很多人想起袁枚的話,暗暗佩服:老夫子看人準啊。

乾隆四十五年雲南糧儲海寧狀告李侍堯貪污,乾隆讓和珅等人審問,一問李侍堯就全招了,自言確有其事,和珅給乾隆上奏摺,定了的罪名是斬立決。

李侍堯是乾隆的寵臣,乾隆不想殺。

駁回了和珅的摺子,讓大臣們再議。

閔鶚元看到了機會,給乾隆上書說,雖然朝廷發着養廉銀子,但是那點錢杯水車薪,根本不夠大臣迎來送往的用度,所以纔有了貪腐這種陋習,其實李侍堯也不想貪,只是身不由己。陛下您寬宏大量,李侍堯雖然有錯,但是此前他爲朝廷屢立大功,他爺爺李永芳他爹李元亮都是爲大清立了大功的功臣啊,議貴議功都不應該殺李侍堯。

乾隆看了摺子,氣的大罵閔鶚元胡說八道。

然後和羣臣商議李侍堯罪無可恕但是情有可原,斬立決就不要了吧,來個斬監候吧。

皇帝身邊都是人精,自然附議陛下的提議。

李侍堯死罪變無期。

一年後被判無期的李侍堯被複用,幾個月功夫這位囚徒就又升回了巡撫。

李侍堯挺有意思,數次因爲貪污,玩忽職守等罪被判斬監候,又數次平安過關,再被授予要職。

有空寫寫他。

閔鶚元揣摩透了乾隆的心,雖然乾隆當着羣臣罵他胡說八道,但是乾隆皇帝卻記住了閔鶚元的懂事。

這一年調任閔鶚元江蘇巡撫,他在豐腴之地的江蘇幹了十年巡撫。

乾隆五十五年,閔鶚元因爲包庇手下人貪污被查,乾隆皇帝對他高擡輕放,以失察罪把他貶戍回家,算是網開一面沒有深究。

據說閔鶚元有錢後,在老家買房子置地,但是不管買房買地都不寫自己的真實姓氏,而是把自己的閔姓去掉大門,改成文姓,就是防止有一天東窗事發,被朝廷連窩端了。

讀書人的,心思真的很深。

不知道李衛當官中的閔靖元的故事是否參考了閔鶚元。



文:薛白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