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毒梟坤沙:爲邀功親手除岳父,手握六個師兵力,從不傷害中國人

大家都知道,世界最大的毒品交易地,非金三角莫屬。

此地位於東南亞老撾、緬甸、泰國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閉塞,經濟落後。

後來,金三角毒品逐漸走出東南亞,更是在世界毒品中佔據重要位置,美國、英國對其施壓,甚至捕捉根深蒂固的毒品勢力。

直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金三角大部分毒品的掌控權,都落在大毒梟坤沙手中。

據說,他所佔據的海洛因總量,佔據國際總量三分之一。

美國恨得牙根癢癢,因爲他們國內流通的毒品,有一半出自坤沙之手。

美國製毒專家稱:坤沙是最可怕的對手。

01

1933年,撣邦萊莫部落家族出生了一名男嬰。

男孩的父親很早就去世了,而他的母親因吸食過量的海洛因最終身亡。

那時,戰爭不斷,祖父小心翼翼地呵護着這根獨苗,生怕有什麼閃失。

後來,他被送到外地讀書,從此一代毒王的故事就此誕生。

坤沙,從父親那裏遺傳到一部分中國基因,因此他還有一箇中國名字,叫張奇夫。

1949年,兩支被共產黨打敗的部隊,從雲南進入緬甸,並進駐金三角地區。

畢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當時的緬甸政府爲了不讓殘餘勢力干涉到自己政權,進行談判。

最後,這股勢力順利被安置,蔣介石得知情況後,決定派李彌前去統一殘部。

李彌來到這裏,創辦了“反共抗俄軍政大學”,說是大學,其實就是訓練營,主要訓練內容是軍事和毒品。

李彌的動機很簡單,他想繼續黃埔軍校的輝煌,培養軍事人才。

之後,當地的青年人紛紛加入,坤沙就是其中之一。

據說在校期間,坤沙成績優異,深得教官的青睞。

這段學習讓他展開了自己的“關係網”,爲今後的“宏圖大業”做好準備。

02

隨着人員的增多,部隊的開銷越來越大,蔣介石對此從不過問。

逐漸,李彌發現,通過毒品就可以獲得暴利,就這樣,他開始和金三角的其他部落合作,佔據大面積土地進行種植和生產。

嚐到甜頭的李彌開始“以毒養兵”,甚至還將毒品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員。

坤沙就是在這段時間學會和毒品打交道。

後來,他從這所學校畢業,繼承家族土司的位置,並迎娶了金三角部落首長的女兒。

憑藉自己的才幹,坤沙很快成爲岳父的左膀右臂,包括坤沙後期的自衛隊都是他一手組建成的。

野心勃勃的坤沙爲了壯大的自己的勢力,站穩腳跟,竟然親手殺死自己的岳父,以此向國民黨邀功。

可以說,坤沙的絕情和大膽博得了國民黨高官的青睞,最後兩人一拍即合,投入到毒品的生意當中。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坤沙的金三角地區擁有了武裝力量,隨着國民黨勢力的不斷壯大,金三角地區被攪和得水泄不通。

緬甸政府不得不向聯合國申請,希望蔣介石撤回金三角的殘餘勢力。

而此時,國民黨殘餘力量已經習慣了這裏的生活,他們都在這裏娶妻生子。

最後,李彌帶領一部分士兵離開,絕大部分士兵都選擇留下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政府對羅漢星等大毒梟進行打壓,沒多久,此人就被抓捕起來,坤沙安心坐穩金三角毒品的第一把交椅。

03

之所以成功上位,離不開貴人的支持,他就是張蘇泉,國民黨軍官,畢業於黃埔軍校。

1963年,他放棄蔣介石佈置給自己的任務,加入坤沙的部隊,一直擔任參謀長職務,此人能爭善打,甚至還救過坤沙的命。

此後,坤沙部隊迅速強大,直到1967年,坤沙集團成爲金三角新一代“毒王”。

緬甸政府沒想到,又一個毒瘤長了出來。

政府步步緊逼,但有張蘇泉坐鎮,政府根本不是坤沙集團的對手。

而坤沙,並不想稱霸爲王,他想讓自己的武裝力量得到政府的認可,並發展爲正規軍。

可政府不想讓毒瘤繼續存在,於是大擺鴻門宴,以邀請坤沙開會爲由,將其逮捕,被判處死刑。

張蘇泉得知此事之後,再次與政府交鋒,緊接着,他綁架了援助緬甸的兩位蘇聯醫生,在全世界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迫於蘇聯向緬甸政府的施壓,緬甸政府只能將死刑改爲軟禁。

直到1976年,張蘇泉直接策劃了劫獄行動,坤沙順利越獄,再次來到金三角。

此後,坤沙勢力越來越強大,曾一度擴大到六個師。

此時的坤沙不滿足,他想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政權,建立“撣邦共和國”。

“搞分裂”是國家不能容忍的。

後來,坤沙軍隊出現極大的內部矛盾,面對政府的打壓節節敗退。

大勢已去的坤沙意識到末即將來臨,直至1996年,緬甸政府軍直接攻破坤沙集團,至此,盛極一時的坤沙集團徹底被瓦解。

投降後的坤沙集團煙消雲散,直至2007年,坤沙在仰光地區去世,死因不明。

不得不說,坤沙是一個極其矛盾的人。

他壟斷金三角的毒品,卻不允許自己的手下吸毒,身上揹負着數不清的人命,卻對中國情有獨鍾。

他熱愛中國文化,還經常做慈善,懂得隱忍,又善於僞裝,可“販毒”這條路,終究是不歸路。

對於坤沙,大家有什麼看法呢?留言下方告訴麥叔。

作者:棒棒

編輯:麥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