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敗局》第三天,不要臉才能保住臉

今天週一,恢復讀書行動,在今天記錄讀書感悟前,想先記錄另外一個小啓發。

我們辦公室在忙完工作的情況下大家都是在讀書,老闆也甚至在工作的時間裏還單獨給我們排出了一個小時的讀書時間。

上週週一到週五我微信讀書時常一直都是第一,因爲週六摔跤後那天沒有看書,結果我週日去看書的時候發現自己從第一名已經掉到了第三名,第一名分別是我老闆和另一位同事。

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學習成長這件事上面,你哪怕是偷懶一天,都有可能被無數人超越。當你自己覺得你自己只是短暫的休息一下而已,但事實卻是無數個人在你以爲的無關緊要的休息時間裏,超越了你並且越走越遠。

所以,人啊!對成長這件事上時刻都要保持一個“前進”的狀態,不然隨時都有可能被你以爲還離你很遠的人給超越了。

關於今天讀《大敗局》的感悟:

你可以強勢,但你不能一直強勢,在適當合理的情況下也要知道並學會示弱,學會審時度勢,要知道面子有時候並沒有想象中的重要。

吳曉波老師在文章裏提到了,秦池在傳媒面前始終展現的是“強者”的形象,但中國傳媒歷來有同情弱者、欽佩思想者的傳統,對於強者,大抵是畏而不敬。

所以這也是導致秦池在遇到危機時會出現牆倒衆人推的局面的原因之一。姬長孔始終不願意示弱也不想放下面子去和媒體去和想要幫助他的人溝通,始終保持着強者姿態直至他無力反抗之時,但是這個時候的醒悟已經爲時已晚。

這不免讓我想到了那個爲了面子而不惜自刎的西楚霸王項羽,“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當初項羽兵敗之後,因爲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自刎於烏江,但凡他當時有放下面子的想法,也許結局也就不會這麼悲慘。

前太平洋集團的總裁嚴介和說過一句飽受爭議的話,他說“什麼是臉面?我們幹大事的人從來不要臉,臉皮可以撕下了扔在地上,踹幾腳,揚長而去,不削一顧。”

他認爲不把自己當回事,不把面子當回事,甚至說“不要臉”,這纔是幹大事的人該有的風度和格局。雖然他的這句話讓很多人聽起來覺得很不舒服,和膈應,但是“話糙理不糙”,但對於企業對於人來說,一個創業初期的企業最要不得的就是面子問題,同樣的一個成長中的人最要不得也是面子。

面子只是阻礙你去做一些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幫助你。

孔子說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告訴我們“面子”並不重要。

想起之前我自己也是這樣,每次遇見一個問題,我總是不好意思提問,怕被別人笑話自己沒文化,怕 大咖覺得我的提問很低級,因爲顧忌面子,我失去了很多請教大咖和朋友的機會。

所以,有時候爲了自己或者企業能更好的成長,我們先要把面子放到一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