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敗局》第四天,成功不可複製,但失敗有跡可循

今天是讀《大敗局》的第四天,簡介裏提到本書共分析了10個案例,我目前看到第三個案例。

從第一個案例“秦池”酒的姬長孔的失敗到巨人集團的史玉柱的“巨人大廈”轟然倒塌再到愛多的胡志標的突然衰敗,都像我們證明着一點,成功不可複製,但失敗有跡可循。

每個人的背景,學歷,家庭,環境,經歷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走向成功的路也必然是不一樣的,但是從成功走向失敗的路卻大抵相同。

比如姬長孔、史玉柱和胡志標他們走向成功的原因是除了都有一顆追夢的心之外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從成功走向失敗的卻有多處重合之處,比如放不下面子對“標王”這個頭銜和這個頭銜帶來的好處沒有清晰的認知,只看到其有利的一面沒有考慮到會帶來的隱患。再比如同樣的缺乏對市場的瞭解和對自己的本身財產的估值,盲目的去涉足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結果最後拆東牆補西牆以至於最後入不敷出。

想要的太多最後終究是什麼也得不到。

就比如我自己,從小到大有很多愛好,什麼書法、樂器、舞蹈、跆拳道等等,我總是這個也想學那個也想要,但是現在的我上面那些愛好我一樣也沒延續下來。當然,這一方面是我個人缺乏堅持的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我想要的太多。往往在這個還沒學會的時候,我又想去學那個,最後的結果就是我現在什麼都沒有。

當我們想要去開拓一個新的領域時,一定是自己在自己原本的領域已經有了很大成功或者說已經很熟悉熟練了,這樣你纔可以試探着去摸索新的領域,一定要留有後路,並確保自己的留的是後路而不是死路。

雖說很多人都喜歡說要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但我覺得有這個決心可以,但不要真的去這麼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