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把自己當回事》有感

楊天真是知名的演藝界經紀人、公共關係專家。她最近所著通俗讀物《把自己當回事》,以一個女性的細膩思維,結合自己多年的管理和溝通經驗,就如何與人交往、如何正確交往、如何營造和諧的家庭和工作氛圍,坦誠的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和做法。全書文筆細膩、語言詼諧、案例真實、簡單易懂,對於性格較爲粗直的男性,或是社會經驗不深的年輕人,抑或是自覺聰明絕頂卻不被接納的人而言,都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越成熟、越真誠,真誠是與人交往的根本,這是我看完本書後的最大感悟。多少年來,人們往往有種誤解,認爲老實人喫虧,在社會上生存更需要圓滑。學做狐狸精、鬼谷子謀人術、厚黑學之類的教做人書籍長期佔據書市顯眼位置,一個剛參加工作的新人,如果不會幾點識人術,似乎覺得在單位就難以立足。但正所謂過猶不及,當大家都把自己裝上厚厚的社交盔甲,其結果是人人都在抱怨成年人的世界太複雜,卻忘記捫心自問誰是始作俑者。時代越發展,人際越簡單。你覺得聰明,總有比你更聰明的人,在人工智能面前,或許我們那點大腦運算速度遠趕不上。所以,真誠溝通,真誠待人,真誠做事。你所用的那點小伎倆,最後都會被周圍人看穿,反而用到你自己身上,所以何必呢?

結果導向,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要想着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誰來解決。中國有句古話,一個和尚挑水喝,二個和尚擡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種現象在很多單位極爲常見,如果是一個人就把眼前的事情做了,反正也無人可推。可當2個、3個人在辦公室,問題就來了,我做了會不會喫虧?領導會不會知道是我做的?我做了這事會不會以後都撈我頭上?這點小心思、小算計就漸漸膨脹,折磨着這個集體中每一人,正所謂工作不累心很累。一個風清氣正、昂揚向上的集體應該是什麼樣的,應該是我爲人人、人人爲我,大家互相協助、互相補臺,共同爲着共同的生活和工作目標而奮鬥,不計較自身的細小得失。這樣的氛圍下,不僅幹事的氛圍有了明顯的改觀,而且每個人的心裏也是陽光的、包容的、友愛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事情,該幹總是要乾的,如果能在積極的氛圍下幹,爲什麼非要在猜忌、消極的氛圍下幹呢。當然,做到這一點,需要集體中的每一個人明確認識:我爲人人、人人爲我。

以情溝通、寬以待人、厚德載物、尋找共鳴。溝通不僅僅是一門學問,學問反應的是術的層面,而做人反應的是人性、情感等這些人之所以爲人最根本的特質。正因爲如此,一個人格極度扭曲、三觀極度危險的“聰明人”,不要指望讀幾本書就能夠天高任我行。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想讓別人感到舒適,首先問問你自己對自己的人性滿意嗎?一個佔了一點點理,就得理不饒人非要分出個你對我錯的人,是無法讓周圍人感覺寬慰和放鬆的;一個只想着自己的感受,處處讓別人服從自己的感情或者現實需要的人,是無法永遠指揮別人的:一個極度情緒化,不知道何時就會把自己的脾氣和性子使出來的人,是無法贏得大家的接受和親近的。人是社會的人,善待自己、寬容他人、敞開心扉、樂於傾聽、善於表達,這樣你會發現自身的負能量和戾氣會越來越少,願意跟你親近的人越拉越多。

溝通是一門藝術,做人是一項貫穿人生始終的事業。所以,不要指望着讀一本書,學一點技巧,就能夠很快改變自己。楊天真這本書的與衆不同之處在於,她不是在教你所謂的黃金法則,也沒有擺出教師爺的態度指點他人人生,而是用一個朋友般的態度,講述她過往遇到的人和事,於無聲中給人以啓發。一個家庭縱有萬貫家財,在內部的猜忌和矛盾下依然千瘡百孔;一個集體縱然兵強馬壯,內部不團結也只不過是一羣遊兵散勇。與人溝通、構建和諧並不難,難得是不願爲別人考慮,放不下自身所謂的小脾氣和優越感,喫不得人生中的一個個小虧。但是,從一個宏大的集體角度和更長遠的人生角度考慮,這點小得失又算得了什麼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