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文集》片段

1.我哪天都在想:“藝術永恆,人生短暫。”假如來得及把你所理解的東西寫出百分之一就好了,結果卻只寫出萬分之一。
2.托爾斯泰自己說過,《童年》中“凌亂地混合着”他童年時朋友的故事和“我的童年的故事”。托爾斯泰的祕書、托爾斯泰傳記作者尼· 尼· 古謝夫還指出:“在托爾斯泰的許多藝術作品初稿中通常在相當程度上存在着自傳成分,而在後來的稿子中自傳成分常常沖淡,而且部分地被作者勾銷了。
3.托爾斯泰的思想是複雜的。他從十四歲起就開始思索人生的意義,“要爲別人而活着”。在十九歲時更認識到,人不是孤獨的,而是“在社會中生活”。“假使人人追求自己的福利”,將會“產生秩序的混亂”;反之,“假如人人力求自己本人的完善,秩序就無論如何也不會遭到破壞……”[ 7] 追求個人完善,要爲別人而活着,確實像他在50 年代末說的,“永遠成爲我的信念。
4.1905 年,俄國爆發了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宗法制農民大都受到這次革命的影響,或者捲入革命運動的洪流,托爾斯泰因自己同他們思想上有了分歧而悲觀失望,同時他對自己的特權地位和言行矛盾更深感不安。從1881 年起他曾多次企圖離家出走(這在《謝爾蓋神父》、《復活》、《活屍》和《光在黑暗中發亮》等作品中也有所反映),最後於1910 年11 月10 日走出決定性的一步,希望通過同自己環境決裂來實現和諧的理想。不幸的是,這位82 歲的老人,立時在途中患上肺炎,於20 日在梁贊- 烏拉爾鐵路的阿斯塔波沃站逝世。他終於以自己的生活悲劇來了結思想悲劇。
6.蘇聯學者鮑· 伊· 布爾索夫認爲:托爾斯泰爲了達到他追求個人完善的目的,先是研究哲學,繼而付諸實踐,最後從藝術領域找到實現這個目的——人生使命的手段。實際上,哲學家—實踐家—藝術家,既是他走向文學創作的歷程,也是他畢生致力的三個方面,他是三位一體,目的都是爲了實現他在青年時代給自己提出的任務。
7.托爾斯泰於1857 年第一次出國,到過法、德和瑞士等國家。資本主義文明使他認識到俄國的“醜惡”和“野蠻”,以致他回國後“久久地與厭惡祖國的情感作鬥爭。”但他始終不能承認資本主義對封建農奴制而言有其相對的進步意義。這也表現於作品中。
8.俄國社會當時遠遠落後幹西歐,爲什麼作家不願正視現實呢?不能以愛國的情感來解釋。涅克拉索夫在給他的信裏說;“您目前在鄉下過得很好,所以您不明白爲什麼要憤恨。……難道這裏讓人憤恨的理由還少嗎?我們只有更加憤恨,我們才能更加愛……自己的祖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