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陷是圓滿

佛說:不完滿的人生纔是完美的人生。

1

一位即將圓寂的老和尚想從兩個徒弟中選一個作爲衣鉢傳人。有一天,老和尚把徒弟們叫到他的面前,對他們說:“你們出去給我揀一片最完美的樹葉。”兩個徒弟遵命而去。時間不久,大徒弟回來了,遞給師父一片並不漂亮的樹葉,對師父說:“這片樹葉雖然並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最完美的樹葉。”二徒弟在外面轉了半天,最終卻空手而歸。他對師父說:“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樹葉,但是怎麼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最後,老和尚把衣鉢傳給了大徒弟。


完滿與不完滿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當我們能夠把生活中那些不如意的事情看成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時,人生就是完滿的;而當我們把它看成是一種缺憾的時候,人生就是不完滿。

2、

有這樣兩個少年:他們一個喜歡彈琴,想成爲一名音樂家;另一個愛好繪畫,想成爲一名美術家。然而,一場災難讓想當音樂家的少年再也無法聽見任何聲音;那位想當美術家的少年,也無法再看到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

兩個少年非常傷心,痛哭流涕,埋怨命運的不公。這時,一位老人知道了他們的遭遇和怨恨,就對耳聾的少年用手語比畫着說:“你的耳朵雖然壞了,但眼睛還是明亮的,爲什麼不改學繪畫呢!”然後,他又對眼瞎的少年說:“你的眼睛儘管壞了,但耳朵還是靈敏的,爲什麼不改學彈琴呢?”兩個少年聽了,心裏一亮。他們從此不再埋怨命運的不公,開始了新的追求。

改學繪畫的少年發現,耳聾了可以使自己避免一切喧囂的干擾,使精力高度專注;改學彈琴的少年慢慢地發現,失明反而能夠免除許多無謂的煩惱,使心思無比集中。

後來,耳聾的少年成了著名的畫家,名揚四海;眼瞎的少年終於成爲了音樂家,享譽天下。他們相約去拜見並感謝那位老人。

老人笑着說:“不用謝我,該感謝你們自己,因爲你們自己看得開才能夠獲得今天的成就啊。”

3、

有一個漁夫在打漁的時候發現了一顆珍珠,他非常感謝上天給予他的恩賜。漁夫把珍珠帶回家之後,就在燈下仔細地觀看欣賞,突然發現珍珠上有一個小小的斑點。漁夫認爲它影響了整顆珍珠的價值,便想將這個斑點磨掉。他找來了工具,開始細細地打磨這顆珍珠。珍珠在他的手裏越來越小、越來越小。終於,斑點消失了,而珍珠也已經不見了。

沒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存在的,就像漁夫手中的珍珠,當他所認爲的瑕疵消失的時候,珍珠也不復存在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已經道出了人生總是存在着缺憾。事物總是循着自身的規律發展,即使在我們看來那是不理想的,它也不會隨着我們的意志而轉移。

4、

有一個人對自己悲慘坎坷的命運深感悲哀,無奈之下,他只能祈求上帝改變自己的命運。上帝對他說:“如果你能夠在人世間找到一位對自己的命運心滿意足的人,我就爲你改變命運。”於是,此人開始了漫長的尋找之旅。在這個人看來,這樣的人有很多,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他首先找到了他認爲最應該滿足的人——國君。他來到皇宮,詢問國君對自己的命運是否滿意。國君嘆息說:“我雖貴爲國君,卻日夜提心吊膽、寢食難安,總擔心自己的王位能否長久,擔心國家能否長治久安。事實上,我還沒有一個流浪漢過得快活。”那人聽了國君的話,感到很困惑,於是,他又找到了流浪漢。遠遠地看過去,在曬着太陽的流浪漢是那麼滿足,那人覺得自己找對了人,便上前詢問。流浪漢奇怪地望着他說:“你開什麼玩笑?我每天過着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怎麼可能對命運滿意?其實我每天都在詛咒上天的不公。”

那人還是不甘心,他走了很多地方,詢問了處在各個階層、從事不同行業的人,可是每個人都說自己對命運不滿意,人人都對自己現有的生活有所抱怨。最終,這人有所感悟,從此不再抱怨自己的生活。這個時候,上帝出現了,“你現在是否還覺得自己的生活很悲慘?”那人搖搖頭說:“不,我現在才明白,每個人的生活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以前是我在苛責生活,纔會覺得生活很不容易。其實,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令我滿意的事情,我現在很滿足。”上帝笑笑說:“看吧,你的命運已經在改變了。”

人生的缺憾往往也能成就“完滿”的人生。偶爾的失意和失去雖然是一種缺憾,但它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像波濤洶湧的大海一般多姿多彩。若是人生真的能夠事事如意,那我們的人生就會成爲一潭死水,毫無亮點。人生的完滿與不完滿始終是相對的,完滿到了極致就是不完滿,不完滿往往也意味着完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