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接住關係中的“壞”?

今天早上,我起牀後,刷牙洗臉時,媽媽大聲地跟我說一些東家長西家短的家常。我內心並不想跟她說,因爲她聲音太大了,我擔心吵醒小寶,讓我無法正常去上班。所以我用“嗯嗯,對,好的”,這樣極其簡短的話應付着媽媽。即使如此,媽媽似乎仍然有很多話要說。在我上廁所的時候,小寶終於被她的聲音吵醒了,光腳跑到衛生間門口,我只好匆匆忙忙結束我的上廁所過程,抱着孩子上牀,將他哄睡。

哄睡後,媽媽又跑到我房門口問我:“怎麼還不去喫早飯?都快涼了!”我的內心回她:“還不是被你害的嘛!”但是嘴巴里還是耐心地回她:“你先喫吧。”

當我確定孩子睡熟後,媽媽又追着我跟我喊道:“飯涼了,你熱一下再喫。”我忍不住回頭對她搖手,讓她不要再說話了。媽媽生氣地說:“還一句話都不能說了。”

現在學習了《武志紅的心理學課》中如何接住關係中的“壞”?這一節時,我忽然知道這件事情的深層含義。首先,媽媽有一個投射性認同裏的暗邏輯(明邏輯是我希望你用我認爲的好的方式對我;暗邏輯將 “ 壞 ” 投射給對方,當對方認同這份 “ 壞 ” ,就驗證了自己的預判。然而實際上,這份 “ 壞 ” 原本就是自己誘導的結果。):我是媽媽,跟你說話,你應該好好迴應我,如果不迴應或者態度不好,那麼你就是不孝順媽媽。

一開始我順應着媽媽的明邏輯去做,但是最後沒能接住她暗邏輯裏的“壞”,用情緒來應對她,印證了她的你是一個不孝順的孩子的預判。而我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壞。

學習了今天的心理學課,我知道我可以用接住媽媽想說話的心理,然後告訴她我的想法,也就化解了這份“壞”的能量。比如我可以說:媽媽我聽到你說的話了,我知道你現在特別想跟我說話,我擔心現在聊天會吵醒小寶,讓我無法正常出門上班,晚上下班回來,我們慢慢聊,好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