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变迁史

我是水利局的一名退休干部,退休后加入了老干队伍,几年来虽身居家中,因为我热爱学习,所以每天坚持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答题关注国家大事。今年是建党一百年,我以学习党史,革命史,改革史、社会史为主题,紧跟党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弘扬主旋律,努力与时俱进,砥砺前行。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我们在小学课夲里就已学过,前几天我在“学习强国”上又看到了这篇文章,作为水利人感觉意义更为深刻,蕴意更为深远。


水利职场多年,我对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发展,我对水的变迁也有了特殊的感悟。


小时候一根扁担两只桶,家家一口大水缸,搓衣板洗衣盆,这些都是生活的硬件家当,一天三次的集中供水,巷子里会有两条水滴线延伸进各院各户,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夏天时大姑娘、小媳妇、婶子、大妈在河滩里洗衣晒被单的情景,尤如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样的记忆一直贯穿在我童年少年时代,感觉既美好又苦涩。


上中学时由于姐姐哥哥们的外出,家里担水的任务自然就落到我的肩上,一天一次的担水任务着实让我感受到了担水的不易。


自古山里三大愁,米似金豆水似油,娶𠆤媳妇白了头。这首打油诗道出了农村人生活的不易,吃水就更为不易。


长大后我就职于水利部门,对人们的担水艰辛,尤其是农村人的吃水难问题正经是了解了个透彻, 有一首诗是这样说的:“山沟沟泉水一点点流,提起个担水心里就发愁,山坡路上那个吃水难啊,祖祖辈辈熬不到头”。一个壮劳力,每天担水就得占用好多时间,严重束缚着农村人的劳动力和生产力,再加上农村山高坡陡沟壑纵横,饮用水难的问题,一直是群众摆脱贫困的绊脚石,这让我对农村缺水的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忧伤。


这些年借着改革的春风,国家的富民政策,中央一号文件几次聚焦三农、聚焦水利,就是想解决农村的缺水问题,为此水利部门一直对农村的缺水问题加大力度着重解决,什么村能提水、什么村能引水、什么村能蓄水都进行了技术勘测和因地制宜,什么沟有水,什么渠水可利用,什么人家可蓄水都做了全面规划和投资,并且逐年得以实施和解决,并改变了以往粗放式的灌溉方式,釆用管灌、喷灌、滴灌等自流引水方式,也节约了不少能源。如今农村人也用上了自来水,龙头一开水就自来,如同幸福的泉水,流进了田地里,流进了水缸里,流进了农民们的心田里。


我是水利人,亲身见证过老农担水的艰难,亲身体验过农村水源缺乏的忧患,也投身解决过农民吃水难的问题,天旱时农村人企盼雨水浇灌的那种心情就象企盼过上好日子一样急切。


祖国在成长在发展在进步,吃水的事也在改变,从两只桶担水吃到自来水流淌的吃,从桶装水到瓶装水,从矿泉水到纯净水,从盆洗衣到机洗衣,从大澡堂洗澡到家户里淋浴房冲澡,一次又一次的变迁,都见证着祖国的成长和进步,繁荣和发展,祖国真伟大,我赞美我的祖国。正是:


水的价值弥足珍,

吃水用水情在胸。

少年挑水两肩肿,

不舍水滴地上滚。

一水多用贵如油,

缺水之苦鬼见愁,

政府立项排水难,

天大困难视等闲。

蓄水引水项目多,

民用工用皆有方。

喜看中阳今朝天,

五彩璀灿喜空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