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生命的原則

1 剋制

昨天晚上帶女兒去爸媽家,近一月沒過去了。

爸媽沒交暖氣費,屋子裏還行,那個房子,自他們住下就沒交過暖氣費。最初是因爲在弟弟家給帶孩子,之後回去了感覺溫度還行就再也沒交過,我們說,當然沒什麼效果。

地上放着白菜,蔥,小甘藍,棗子之類。是昨天爸媽從舅舅家帶來的。老媽說,讓我都用車帶到我家地下室放着,能放久一點,不然就壞了。我問拿這麼多幹嘛,爸說一個冬天呢,要喫。然後老媽說,也不多,給哥給我給弟各給點就沒多少了。

我態度就不好了:這都是值多少錢,需要這麼囤麼。

媽說,一斤也一塊多呢。

沒忍住,就說那也纔多少錢的東西,我從你這三樓提到車上,再拿到地下室,你們想喫還得你們這麼大老遠的再去拿,我也沒時間給你們送,就是有,我也不想花時間找這麻煩送這個。

說完了,老媽老爸表情都不好了,我也覺得自己過份了。老媽還是沒說什麼,換了鞋,和我一起拿着東西放在了車上。

開車在路上,心情很不好。

2 移情

爸媽一直是這樣,多少年了。爲什麼近五六年我越來越對他們有意見了?

他們過了多少年窮日子,就算現在條件好了,但一直這樣的習慣,買便宜的打折的菜,捨不得花錢。但侄子的事,一出手八萬,明顯的是騙子,他們一天之內給了,連等我下班就等不及。他們給侄子買房子,哥還沒有怎麼呢,老媽張口和我借五萬。不光是和我,好幾個親戚都是他們主動借的,哥呢,有他們前面衝,當然樂意享受了。

好在,哥也是有擔當的,還得時候也都積極還了,爸媽還了一部分。可我還是不痛快,哥好好幹活,雖然是打工,雖辛苦點,一天也盡落五百呢。哥一天掙的,夠他們一個月的菜錢。可哥,哪天不願意了,或者和嫂子不高興了,馬上就不去幹活了。

嫂子也說,哥四天能掙她一個月工資,但哥就是很任性。現在,也只有我能說哥了,每次先說他再誇他,他一天工資都是我的三倍多呢。

弟更不用說了,兩個人一個月工資也不少,可爸媽還是給補貼。

當然,似乎這都不是理由。以前他們也一直這樣,現在,我卻一百個不願意。一個原因是哥弟條件都很好了,他們平時的生活質量比爸媽高多了。

另一個是我自己生活過得不如意,我才如此介意他們這樣吧。

3 管好自己

不管是爸媽,還是哥弟,還是女兒,都是別人。

這幾年,我始終這樣提醒自己,再親的親人,也是別人,也是和自己不一樣的人。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喜怒,有自己的考量,我不能以我的標準來衡量他們。

 管理好自己的金錢事務,用更多的時間來按照我喜歡的方式生活,這已經足夠了。

拿破崙·希爾曾經說過:“有的人因爲喫太多而死,有的人因爲喝太多酒而死,還有一些人因爲整日無所事事失去生活樂趣而死。”

我不想這樣,因爲我那些不再學習和成長的成年人。雖然他們考慮如何最好地度過他們的時間,但他們通常看起來並不快樂。原因很簡單:當我們停止成長和學習時,我們的生活變得毫無意義和空虛。未能實現的需求奪走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和能量。

我這幾年的生活已經證明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