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繭成蝶》讀書筆記-專業知識之外的幾點思考

前面花了大概一週的空閒時間,看了這本書。本來沒打算單獨寫讀書筆記,因爲書籍雖然是由非常優秀,且有實踐有大平臺的用戶體驗設計師寫的,但是讀下來,確實更多的是科普用戶體驗,以及傳授自己的工作方法,並非有在某個方面深入地去研究和討論的一本書,對於實際工作技術上的指導更多都是蜻蜓點水。

但是昨晚在想一個問題,就是這本書爲什麼暢銷?作者爲什麼入行三年之內的進步會那麼大?做了一些思考,今天剛好有空,就把這些思考記錄下來。

一、爲什麼暢銷

主要有幾個方面:

  1. 使用直白易懂的文字,本書的定位,應該是用戶體驗的入門,所以,寫的內容也和定位一致,做到了讓小白都看的懂。
  2. 使用日常生活的例子,闡述“好設計”和“壞設計”,如日常使用的插座,日常使用的水龍頭等。
  3. 形象生動的配圖,在文字之外,還結合各種清晰的圖形案例,圖表案例,讓用戶對書中講的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
  4. 文章有清晰的主線,圍繞,用戶體驗設計師的價值(爲什麼做),工作(做什麼),以及工作方法論(怎麼做)三個部分從上到下地把用戶體驗設計師的工作進行了論述。
    關於本書暢銷的這幾個點,應該也可以借鑑到我們寫文章,寫書的小技巧裏面。

二、爲什麼作者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成長那麼大

有以下幾個原因:

  1. 先天有足: 北京大學數字藝術系碩士。我們不能講她天生優秀,但至少在同齡人裏面,應該是很具有學習力的一個人,先天就比大部分人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
  2. 選對賽道:進入網易,在網易這個比較大平臺下,能夠有更多的好的項目充分實踐技能,充分落地想法。
  3. 和優秀的人學習:在工作過程中,不斷地和優秀的人一起學習,這樣就融匯並沉澱更多的不一樣角度的思考,考慮問題應該會更加的全面以及深入。
  4. 大量的閱讀:和人學習,和書學習,應該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而她能寫成這本書,書裏面所涉及到的一些技術理論知識,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量,應該是沒有辦法做到信手拈來的。
  5. 有自己的設計素材庫:這本書有很多案例,如果說純爲了寫書才找的,那麼連貫性就是一個問題了。我更願意相信,作者有日常形成自己的素材庫,隨時需要,隨時調用
  6. 日常寫博客:作者的博客我也特地去看了,在2015年之前,有很多的關於用戶體驗的博客文章,這些文章都不是隨意寫的,而是有用心在寫。寫博客的積累,除了在增長她的專業能力之外,也在增長她的寫作能力。
  7. 萬事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作者在行文的寫作中,無不透露出她一以貫之的工作方法,就是萬事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和《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第一個習慣講的一樣,就是萬事分爲三類,你能控制的、你可以影響到的、以及你不能控制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控制你能控制的,通過合作實施影響力影響你能影響到的,對於你不能控制的事情,不要花精力去努力,因爲一切皆是徒勞。
  8. 樂於溝通:作者溝通能力我們不講,但是作者樂於溝通的精神,應該是可以學習到的。使用溝通的原則有:別人不溝通,我們就主動溝通;互相不理解,就通過共情和理性分析來解決問題; 溝通過程多肯定,少批評等。
    上面的幾點,除了第1點,其他的2到7點,應該是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的事情,人說,種一顆樹,最好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我想這些,都是這本書帶給我們好的可以借鑑的東西,值得學習。

最後,我本來打算也想總結裏面寫的專業知識相關的內容,但是從用戶體驗的五個層次,雖然面面俱到,但是每個方面,都不是很系統,所以就放棄了。更多的,還是在未來的閱讀當中,貫穿用戶體驗的五個要素,對應每個要素總結之後,再形成一個系列的文章會更好一些。

種子已經種下
誰來澆灌
唯有農民
日復一日

寫於202111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