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展示三天

朋友圈本沒有朋友。

那是一羣暗中觀察者。看到你的成就,會由衷的不爽,並打上炫耀的標籤,繼而,拂袖扭頭無視。

那是一羣諂媚者。看到大領導發個狀態,齊刷刷獻上大拇指,生怕落於人後。

那是一羣忙碌者。忙碌到一天到晚刷手機,就是不刷你的原創文章,你的原創,無論是短還是長,都不可能引起他們任何共鳴。

那是一羣漠視者。看到你分享的快樂瞬間,鼻子裏哼唧一聲,這孫子又出來“得瑟”了,然後默默翻過。

那是一羣很有“愛心”的人,就盼着看你“信用卡欠費”、“半年找不到工作”等等狀態,他們從中能讀到愉悅感。

所以,如果把朋友圈當成“朋友”組成的圈子,那可能會很失望,他們不是父母、親人,不會爲你的成功鼓掌。

他們不是現實生活裏談笑風生的夥伴,不會跟你形成共鳴。

把知乎上神總總結的經驗,略微做了小小的調整,覺得很有同感,分享給大家。

的確,把世間的一切,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從不說透的人是高人,很牛掰。

在我看來,更牛掰的人是那些把世間事,不但看得透徹,還能說得清楚的人。

晃晃忽忽間,似乎都有相似的感覺,但是又一時半會兒一句兩句都說不出來。

不得不說,這就是差距。

之前,總有人問我爲什麼要把朋友圈展示的內容,設定爲“僅展示三天”?

今天,我就告訴告訴你:

把自己高興的事情,分享錯了地方,比如這個“微信朋友圈”,就會變成了顯擺。把自己痛苦的事情,分享了地方,就會成爲“微信朋友圈”裏絕對多數“朋友”們的笑柄。

所以,對於一個現實生活中總有“得瑟”意願,並且,遇到一些滴滴摸摸(就是很小很小的意思)丁點兒高興之事,憋都憋不住,狗肚子裝不住二兩香油,不吐不快的人,再快樂或痛苦的事情,只能讓它有三天的存活期。

絕對不能夠把你的快樂,建立在朋友圈裏“朋友”們的痛苦之上。同理,咱們也不願意把自己那些喪氣的東西,晾曬在本來就沒有什麼朋友的朋友圈裏求同情。

這樣,既不講究,也不仗義。

與其爲了不礙“朋友”們的眼,而手動去一邊寫一邊刪,還不如讓“機器人”替咱們把事兒給辦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