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寺訪記

若說起惠州的人文,一定繞不開蘇東坡。蘇東坡對惠州的影響,有詩爲證: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知道嘉佑寺,就是緣於蘇東坡。而關注蘇東坡,則是緣於我一六年底喜歡上詩詞。


1094年(紹聖元年),蘇東坡被貶惠州。期間因與嘉佑寺法印禪師交好,曾在寺中寓居過。因此給嘉佑寺添了它的人文歷史。

現今嘉佑寺,座落在惠州河南岸,位於庵前路6號。舊時在縣城白鶴峯下,即今名惠州市東坡小學所在地。

東坡小學則位於橋東學背街119號(老惠高旁)。曾在一七年去尋訪過。所記載的白鶴峯,早已不見蹤影。而小學座落在一片民居樓中,並不起眼。時值假期,園內一片安靜。因有在維修,除有見到一尊蘇東坡的雕像外,別無瞭解。至於白鶴峯的所在,變成如今擁擠錯綜的市鎮,想來是由於它原不大,也不高,加上位置適宜開發居住,此峯才平覆消失。

如今的嘉佑寺,是1657年,由官民聯合慕資,從原址遷至今地重建的。在現寺內的一角,有石刻重建記載。對於嘉佑寺的前世今生,可以從中得到了解。

惠州嘉佑寺重建記(略)
府志雲:佛印開山道場,軾與佛印禪師是摯友,故軾被貶惠府期間,兩寓於嘉佑寺。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一三九一年,併入永福寺。明萬曆年間,改稱城隍廟。
清順治十四年,公元一六五七年,知縣候世爵、郡人姚子荘、劉朝柱等,因仰慕坡公,慕資購河南岸今地重築嘉佑寺。
康熙中毀。嘉慶年重修具規模。自清以來,寺遐邇聞名,香客絡繹不絕前來上香朝禮。
辛亥革命後,養正小學河南岸小學前身,借用寺三分之一殿房辦學。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蕩洗古寺,佛像盡毀,文物散失,僧人散去,佛教活動停止。
改革開放後,一九九五年秋,根據國務院《宗教活動場所管理條例》,國務院宗教局《宗教活動場所登記辦法》,惠城區政府部門應十方四衆弟子的懇請,批准恢復嘉佑寺爲佛教活動場所。
一九九九年秋,重檐翹角、莊嚴穩重的觀音殿重建落成。
二零一零年,重建後的大雄寶殿,規模巍峨,氣勢恢宏。天王殿,大悲殿,地藏殿,延生功德堂,往生接引堂,鐘鼓樓,山門,僧房,居士閣,客堂,齋堂,庫房及延生橋,長廊等大方樸實,着人流連忘返的建築相繼落成。(二零一零年秋)
附記二:佛印禪師與蘇東坡的二三事
一.佛印禪師上聯:無山得似無山好。
    蘇東坡對下聯:何葉能如荷葉園。
二.佛印禪師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在牆裏藏。誰能跳出此牆外,不活白髮壽也長。
蘇東坡和詩:
飲酒不醉是爲牆,好色不亂真英雄。不義之財君莫取,忍氣饒人百禍消。


嘉佑寺的參觀佈局,大體分三個部分。西側是大雄寶殿。東側有觀音閣。中間及東南面場地是僧房客室等。


由於南大門常閉,從東南側門進去。爲參觀方便,往左邊走,先來到正殿,即大雄寶殿之前。

正殿有前後兩進。黃瓦彩檐,四角飛起。踏上臺階,進入前進。左邊是地藏殿,中間是天王殿。

天王殿正中供的是彌勒菩薩,笑臉盈盈,上書四個大字“皆大歡喜”。

兩側供四大天王。左側是廣目天王,血紅臉龐,左手青蛇,右手捻珠。旁邊是多聞天王,粉臉,無須,左手託塔;右側是增長天王,黑臉紅脣白眼,右手執劍。旁邊是持國天王,粉臉,有須,彈着琵琶。

四大天王的右腳下,都踩着一個白獠牙綠身小鬼。

過延生橋,來到大雄寶殿。殿內彩飾精細,氣氛莊嚴。

前後四個圓柱上各有一副對聯。

前柱聯:

契經演聖教廣開三乘顯真如

我佛稱大雄降伏四魔歸正道

後柱聯:

經聲佛號喚回苦海迷津人

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釋迦如來。殿左側供的是阿彌陀如來。殿右側供的是藥師如來。

大殿正後面供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也有一幅對聯:

千手千眼能除一切苦爲金剛不壞身

大慈大悲廣爲衆生說是菩薩無止法

殿內各菩薩身前案上供有長明燈,鮮花,果品。花是百合,蓮花。新鮮,散發着芬芳香氣。

案前地上有圃墊,擺放整齊。供人跪拜。

繞殿內三圈,從左到右慢走。後回至殿中,面向菩薩,合什膜拜。

出大殿來,往東側觀音閣。

觀音閣是後續修建的,相比空間小些。

門外有聯:

佛光照大地同登覺岸

甘露灑人間解厄消災

殿內也有前後兩副柱聯。

前聯:

觀化人間施無畏度一切苦厄

音傳天下普現身證二諦圓通

後聯:

觀凡間爲人爲事行善積德敬仰三寶

音傳世大慈大悲禪心性明經樂繞殿

殿正中供的是南無觀世音菩薩。左側供送子觀音。右側供楊柳觀音。


參觀其間,在大殿和觀音閣,有三位壯漢,及三兩位女子前來叩拜。他們都很虔誠的樣子。先在殿外上香,再到殿內行李。雙膝跪在墊子上,合什祈告。然後,往功德箱裏塞錢。

我不知道他們的祈告是什麼內容?無非是消災祈福,達成願望;也或是贖罪,以獲內心平靜。

只是感到壯漢的動作有點大,跪下去的時候,發出聲響。等人離開後,那個墊子亂了,不再如前整齊。這一個小細節,我感到他們的行爲與內心的不符與矛盾。或許,壯漢天性不拘小節吧。

除此之外,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寺內的古樹。有一棵粗壯古樸的木棉,已經一百多歲了。依木棉樹旁,呈一線有幾棵菩提樹。菩提樹仍是青青的葉子。在濃密的青葉牆中,突出一枝泛黃的秋葉。細一看,是從木棉樹上伸探過來的枝幹。

回想我一進寺門,就聞到燃燒的香菸氣味。這香的氣味,讓人的心變得平靜。雙腳踏進去的時候,香味撲鼻而來,讓人身心一抖擻。彷彿是要把凡間俗世的塵埃抖落乾淨,進入一個新的天地,從而獲得另一我的重生。

嘉佑寺,千餘年來,香火不斷。在當今物慾世界,仍保留着一方淨土。想當初蘇東坡與佛印的趣事,彷彿還在那香菸繚繞中若隱若現,似有還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