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期情感忽視”——曾經我們都很迷茫】

【“童年期情感忽視”——曾經我們都很迷茫】

莫言曾說:“我只對生我的人和我生的人負責。”乍聽上去覺得很經典,但能做好卻讓我想起一句歌詞:“想說愛你,並不是很容易的事!”

一、“童年期情感忽視”的概念

有這樣一個孩子,從小由保姆帶大。父親常年周旋於政治場,母親忙於社交應酬,對他基本不管不顧。

不管不顧到什麼程度呢?據說,他在上學期間給母親寫信,母親從來不回;去印度服役的三年期間,母親只寫過兩封信,信裏還不是對他噓寒問暖,而是家裏的報喪信。

他曾在自傳裏這樣描述母親:“她於我就像閃耀着的晚星。我如此愛她,即使隔着不可企及的距離。”

由於父母在他童年時期長期的冷落忽視,導致他從小就沒有建立一個堅固的內在自信。

後來即便他功成名就,成爲英國最偉大的首相和演講家之一,他也仍然覺得:“我的成就極多,到頭來卻一事無成”。

他就是一代偉人丘吉爾。

他在大衆心中的形象堅硬剛強、無所畏懼、絕不屈服,但他卻說,他的心中總有一條叫抑鬱症的黑狗,一有機會就會咬住他不放。

可以看出,丘吉爾從小就是一個被忽視的孩子,這種長年累月的情感忽視,是導致他身患抑鬱症的源頭。

兒童精神病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就曾說過:

撫養一個孩子成長爲情感健康、可與他人形成健康連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給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動、共情和持續的關注作爲燃料。

而缺失這種必要的情感連接,孩子也許還會成功,但會感覺自己內心空虛,像缺失了什麼必要的東西,他們苦惱而掙扎,卻沒人看得到。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意識到,我們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對我們成年後的生活有着無法迴避的影響。有些影響是正面的,比如父母和老師的獎勵或者一次比賽的勝利。有些影響是負面的,比如被父母打罵、被老師當衆羞辱。

這些真實發生了的事情,我們很多時候都能回憶得起,事件的影響也可以被真切的感受到。當然,還有那麼一些“事情”,我們雖然記不得,但它們仍然可能對我們產生持久的消極影響。只不過這種影響的產生,並不是因爲事情真的發生了,而是因爲它們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這就是童年期的情感忽視。

“童年期情感忽視“這一概念,是Jonice Webb博士基於自己二十多年的心理諮詢和治療的經驗,正式提出並進行推廣的。Jonice Webb博士認爲:在一個家庭中,當孩子的情感需求長期得不到父母足夠的認可、接納和迴應,孩子便學會了去隱藏或者壓抑他們的真實感受,情感忽視的負面影響就發生了。

一句話解釋就是:小時候你總是被忽視,長大了就失去了自己。

被忽視的這些點,其實應該戳到了很多人的痛處。

孩子看似無緣無故的哭鬧,在父母眼裏就是無理取鬧,認爲孩子哭累了就不哭了,哭完就好了,所以置之不理。

孩子懇求爸爸陪着一起看電影,爸爸總是推脫:“我很忙,以後再說吧。”

孩子告訴媽媽自己害怕去幼兒園,媽媽卻說:“幼兒園一點兒也不可怕,好玩着呢。”

孩子考試有了提高很高興,爸爸卻說:“有啥高興的,考滿分才值得高興!”

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很傷心,媽媽卻說:“小朋友那是和你玩呢,別傷心!”

孩子害怕去看醫生大哭,媽媽說:“哭什麼哭,膽子這麼小?”

爸爸接受不了孩子興奮時的尖叫,報以白眼,讓孩子停止尖叫。

家裏的寵物死了,孩子非常悲傷,爸爸卻說:“有什麼好傷心的,不就是隻狗嗎,別哭啦!”

上面羅列的這些父母的行爲,沒有一個涉及到讓孩子喫不飽穿不暖的,也沒有一個能被看成是臨牀心理學所定義的“創傷性事件”。但是,如果一個年幼的孩子,在他們最需要被認可被關愛的年紀,經歷了足夠多這樣的有意無意的情感忽視,那麼他們在日後將會體驗到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心理問題。

和家庭暴力或是兒童虐待相比,情感忽視的表現形式極其隱祕。情感忽視的表現有多種形態,從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不關注子女的真實心聲,到忽視孩子的情感體驗,造成他們的低自尊與自卑……

二、對待“孩子情感需求”的意義

作爲人類,嬰兒降生後的首要任務就是與其他人建立“關係”。這種關係,不但使嬰兒在生理上得到滿足而存活下去,而且還使嬰兒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從而使嬰兒的社會化能夠正常健康的發展,幫助他們由自然人順利過渡到社會人。在這一過程中,“情緒”就如同膠水一般,把嬰兒和母親或者其他主要撫養者粘連在一起。

依戀理論認爲,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裏,母親要即時的連貫的迴應孩子的情感需求,這樣孩子才能和母親建立和發展一種安全健康的依戀關係。母親的這種迴應,包括幫助孩子知覺自己的情緒狀態,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反應,繼而幫助孩子來管理自己的情緒。

如果孩子的情緒感受經常的被父母忽視或者誤讀,那麼父母就無意中給孩子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號:“你的情緒不重要”;“你的感受是錯的”;“你的情緒是不被接受的”……當孩子的情緒自我被否定了,這個信號就等同於:“你,不重要;你,不被接受!”。

“你的情緒不重要”,父母喜歡替孩子做主,小到穿衣喫飯,大到選學校交朋友,經常不顧孩子的喜好和心情。

年幼的孩子,對父母的行爲沒有反抗和抵禦的能力,但是他們有本能的生存策略。也就是說,孩子爲了生存,會完全的接受父母對自己情緒的迴應,從而作出相應的改變去迎合父母。一個孩子,如果經常體驗到父母的上述行爲反饋,便會逐漸的把自己的感受放下並擱置一邊,或者徹底隱藏了。只有這樣,這些感受便不會再被父母發現,自己就能變相的取悅他們了。可是這樣一來,時間長了,連他們自己最終都不能很好的意識到自己的情緒狀態了。結果,外在的我和內在的我就割裂了。

在這樣家庭環境長大的孩子,時常無法感知到自己真實的情緒,對自己的內心感受也時常表示懷疑。他們的情緒自我一直被否定被壓抑,沒能通過父母的肯定和接納而真實的被體驗過。

他們的情緒沒有根基,無法着陸,似乎總在一種飄渺的狀態。他們的外表可能看似一個健全的人,但是內心深處卻是彷徨、寂寞、空虛。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哪裏有什麼不對,但是又不知道具體少了什麼哪裏不對。

他們無法很好的知覺自己的感受,也不能很好的覺察和體會別人的情緒,因此他們很難和別人建立深刻的情感關係。總覺得有那麼一堵牆橫在自己和別人中間,因此內心時常沒有歸屬感。他們總有種感覺,彷彿自己永遠在別處,不知道這個世界哪裏是屬於自己的。

童年時期遭受過情感忽視的人,他們不能相信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無法完全相信自己的決定。他們也因此經常對自己的決定十分糾結,常常發現自己做了不想做的事。對自己犯的過錯,似乎又能很輕易的原諒自己。

臨牀心理學發現,遭受了童年情感忽視的人,他們似乎總是爲別人着想,卻很少爲自己着想。他們或者因爲意識不到自己的情感需求而無法表達,又或者體驗到某種感受和需求卻害怕表達出來。潛意識的聲音一直在提醒他們:“我的感受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他們或許習慣了對別人報以微笑,但是對自己似乎額外的苛刻。當面對自己的時候,他們經常對自己感到失望,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經歷了童年情感忽視的成年人,他們的情感體驗有盲點。他們不但無法很好的體會自己的內心狀態,也很難準確的體會別人的感受。當他們自己做了父母之後,也自然比較難以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所以,他們的孩子也非常有可能與他們當年一樣,在一個情感盲點裏長大,遭受同樣的情感忽視。

三、“童年期情感忽視”的危害

研究發現,童年情感忽視的這些孩子在成年時,會表現出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徵。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空虛感,但長期遭遇情感忽視的人,他們長大後會不停地尋找刺激、不停地更換目標、尋找生命的意義,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內心的“情感之桶”永遠裝不滿。

在童年的時候,沒有得到充足的愛的養分,那麼孩子就會在成年的時候,想要不斷的填補這個漏洞,如果這個洞一直填不滿,他們會發現自己一直生活在虛無當中。

由於小時候沒有充分的感覺到被愛,所以他們總是有不切實際的自我評價。

他們會過度強調自己的缺點,他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不喜歡什麼。

他們對別人充滿同情,但是對自己卻不能做到手下留情。

他們害怕跟人親近,很難向他人敞開心扉,總覺得自己有一種天生的缺陷,總覺得自己有一種格格不入感。

一些被嚴重忽視的孩子,還會表現出“愛無能”。

孩子受到父母的呵護,這種愛會內化爲他身體的一部分,這樣長大之後他們能夠懂得關愛他人。

孩子從小就遠離愛心、關懷和幫助,那麼他的心靈就會乾涸、僵硬,拒人於千里之外,他很難接受、也很難給予這種關愛之情。成年後的通常表現爲:

1.自我價值以及自尊缺陷

童年期情感忽視的人通常會表現出“低自尊”,一個人自尊以及自我價值的形成和他的家庭密切相關。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卑,得不到支持,很容易被打倒,氣餒,孤獨,喪失歸屬感。

2. 表達障礙

無法明確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更無法對外界表達出來。在意識到自己有對於愛、關懷和讚揚的需要時,覺得這是羞恥的,自己是不值得的,是需要被隱藏的。

3. 感覺被剝奪,普遍的缺失感

在潛意識裏,你總覺得自己缺乏了某些東西,但又難以名狀。你也有可能覺得自己的生活中缺乏各種東西:愛,樂趣,金錢等等。更極端的情況,可能是覺得自己的生活空虛無意義。

4.抑鬱

一直以來,抑鬱都和喪失、剝奪感、需求不被滿足、低自尊、缺乏支持、無法明確的痛苦和失望等因素相關。

5.成癮行爲

童年情感忽視會造成孩子對生活喪失控制感,因此,一些人會轉而從成癮行爲中尋求慰籍。

四、易對孩子“情感忽視”的父母

無論是多麼完美的父母,都會不可避免地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造成對孩子的情感忽視,但真正有害的是父母對成長中的孩子的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聞、視而不見。

哪些類型的父母容易對孩子造成持續的情感忽視呢?

1.自戀型父母

自戀型父母最典型的特徵就是,他們從未意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只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延伸。

他們喜歡爲孩子制定一條看似完美的成長路線,孩子的需求必須由他們的需求來定義。

2.專制型父母

這類父母很喜歡在家裏樹立各種各樣的規則、懲罰和限制。

他們不僅對孩子的要求很多、管教很多,而且還不允許他們的孩子進行質疑和反抗。

他們認爲,孩子最大的優點就是順從。

否則,他們就會用粗暴的言語或者行爲來對待孩子,以此顯示自己的權威。

3.放縱型父母

放縱型父母看起來對孩子很友善溫和,什麼家務都不讓他們做、不和孩子起衝突、幾乎不拒絕孩子的各種需求,對孩子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但這類父母沒有給孩子建立一個基本的行爲規範,他們教育孩子的唯一方式就是縱容。

當孩子做錯事、產生各種負面情緒、提出各種不合理的要求、叛逆囂張、惹麻煩的時候,這類父母也總是喜歡找別的藉口來掩飾過去。

4.工作狂父母

顧名思義,工作狂父母是以工作爲驅動的,他們追求成功、渴望財富,期望受到他人的崇敬和追捧,但遭罪的卻是他們的孩子。

他們越是成功,越是投入更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就越容易通過物質獎勵和縱容,來彌補心中對忽視孩子的愧疚。

5.照顧傷病家屬的父母

不可置否,當一個孩子成長在一個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有嚴重疾病的家庭中時,他能夠獲得的情感需求會被大打折扣。

他不僅要學會掩埋自己的情感需要,同時還要投入時間、精力、情感去照顧家庭中生病的人。

因爲相比自己的情感需求,病人的需求更需要得到及時的滿足。

6.“都是爲你好型”父母

“都是爲你好”這類父母恐怕是情感忽視父母的最大類羣。

問題在於,一個全心全意爲子女好、掏心掏肺愛孩子的父母,真的也會對孩子造成情感忽視嗎?

其實,愛你的孩子和能夠與你的孩子產生情感共鳴,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說,想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僅僅愛他,是不夠的,還要懂得理解孩子的情緒。

如果父母沒有識別出來或者確認孩子的情緒,那麼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也很難辨認和管理好他自己的情緒。

除了上述常見的6種類型之外,還有離婚喪偶型父母、抑鬱型父母、成癮型父母、完美導向型父母、反社會型父母以及“孩子型父母”,都會給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情感忽視。

五、正確應對“童年期情感忽視”傷害

1.不再逃避。

經歷了情感傷害的人,大多會一直選擇逃避。

但逃避並不能解決現狀,這個傷害會一直延續下去,如果將來組建家庭,這個傷害甚至會被傳到下一代。逃避只會讓人越來越偏離自己所期望的軌道。

唯有向前一步,做出改變,才能讓這種傷害終結,才能讓自己真正體會到愛人也被人愛的喜悅。

2.運用IAAA法則來理解自己的情緒。

IAAA這4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着識別Identify,接納Accept、歸因Attribute和行動Act。

簡單來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首先識別自己的情緒。問自己:“我現在有什麼感覺?是憤怒、悲傷、愉悅、開心、嫉妒,還是羞恥、恐懼……”

然後,不管是好情緒還是壞情緒,理性的還是瘋狂的情緒,我們都不對它進行評判,只接納它本來的樣子。因爲評判的過程會讓我們產生更多的情緒,那麼情緒就會變得錯綜複雜。

再次,我們要試着瞭解這個情緒背後的原因,也就是爲什麼我們會產生這樣的情緒,是什麼樣的事件或者說什麼樣的信念讓情緒一直干擾着我們。

最後,我們要認識到,自己在產生某一種或幾種情緒的時候,是不是都對應着某一種行動。

比如說,你抑鬱的時候,就喜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裏,不想跟任何人說話,這就是你在應對悲傷時的一種習慣性行動。

如果你不喜歡這種行動、覺得這種行動不恰當,那麼你需要找到一種更恰當的方式來替代這種行動,比如以後一抑鬱,就去空曠的地方走一走,而不是把自己關在房子裏。

3.自我關懷,對自己富有同情心。

一個人如不懂得愛自己,那麼從健康的心理來講,他所給予他人的愛很可能是有限制條件的。

狠狠地愛自己,並不意味着對他人的需求視而不見。事實上,一個越懂得愛自己的人,他會有更多的能量去愛別人。

對於遭遇情感傷害的人來說,對自己富有同情心,就是走出關愛自己的第一步。

不要對自己過於苛刻,不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歸咎於自己,要學會接納會犯錯的、不完美的、敏感但堅韌的自己。

當你能夠做到與自己充分連接,那麼你要相信,自己同樣可以做到與他人充分連接。

丁俊貴

2021年11月8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