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做法,真得能“减负”吗?

嘉善高级中学生物组教师通过亮课堂、优作业、研课外,提高教学效率,切实为学生减负。他们的做法如下:

    一是亮课堂,以单元化教学提高课堂效能。开展“聚焦重要概念的生物学单元整体设计”下的集体备课与教学,围绕“核—线—面”三个层次开展。“核”即抓住备课的核心——重要概念。通过集体研读课程标准的各级概念与教材,整体规划模块教学,并根据教学实际重构重要概念。“线”指的是设计教学主线,确定单元情境及核心问题,组内明确分工,进行课时分线的设计,并针对单元中的重难点片段进行说课交流。“面”是具体到每个班级的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学情,进行教学微调并施教。在“核—线—面”三层级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后,组内教师进行教后反思交流,总结本单元教学中的亮点、不足以及改进对策。

    二是优作业,以反思性学习优化作业形式。通过寻找有效反思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自我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常态反思、主干知识反思,以及在最近发展区、还原思考过程、质疑、活动体验中有效进行反思性学习。同时,以反思性学习优化作业形式,通过图导式学习与作业整理两个维度,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过程中反思的切入点与承载点。

    图导式学习是学生先自主以概念图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概念构建、科学方法的比较,将知识体系化与网络化。在学生构图的基础上,教师开展课堂交流、阶段性展评等活动,引导学生相互纠错、交流学习。阶段性作业整理活动代替传统练习,是另一种优化的作业形式。教师帮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学生进行原题释疑、类题比较与创题分享。其中,原题释疑环节是小组内学生相互监督,进行阶段练习梳理,填补平时学习中的漏洞;类题比较环节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困难点,确定知识点,通过学生分享相关错例,引导学生触类旁通,总结方法与规律;创题分享属于作业整理活动的高阶版,引导学生将题目变式后考查同伴,在组内产生思维碰撞,实现思维进阶。

    三是研课外,以创新性实验延展教学时空。新课标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增加实践经历,提升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他们一方面努力打造教学硬件设施,创建优秀生物学创新实验室;另一方面组建适合学生实验创新的教师团队。团队利用课余时间,激发学生的课余探究兴趣,分批、分层辅导学生开展实验拓展,主要涉及教材实验的拓展创新以及基于地方特色、社会热点、生活现象等的科技创新项目研究。近三年,学校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为实现跨学科融合、契合学生选课学习,学校也在跨学科创新项目方面尝试组建跨学科指导团队,寻找学科思维与概念的共通性,用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实验实践中的问题。

    要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多给学生自主拓展的时间与空间,加强课外实践指导;教师更应提高政治站位,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福州格致中学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以“减负、增效、促发展”为教学改革主线,实现“五育”并举。 做法如下:

    一是完善制度,为“双减”落地保驾护航。学校在原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了课业减负工作方案、分层作业实施方案、作业质量监控和评价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通过“线上+线下”“常规+抽查”的模式,切实加强制度的落实。

    二是教研融通,提质增优提高课堂实效性。学校将提质增优作为教研重点,做到日常教研有深度、课堂教学有效度、课后作业有精度,通过比学赶帮超,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其一是做好常态集备活动,各学科集备组做好“三定”和“三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备教材、备教法、备作业;校领导和中层干部下沉集备指导。其二是做好分层作业设计。各集备组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力水平分析,通过作业完成情况的数据采集,逐步完成分层作业设计。其三是定期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理清教学思路,明晰教学目标。其四是常态化开展校内听评课制度和跨校区教研活动,要求每位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两节课。其五是做好考试评价。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在期中、期末质量分析会上,由各集备组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制定阶段目标,做好高频错题训练。

    三是智能互联,以信息技术助力精准教学。学校开展基于智能互联的“‘6C’i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改革:课前推送预习资料、产生预习数据,助力备课环节;课中加强师生互动、合作分享和随堂检测,产生课堂数据,开展精准教学;课后推送分层作业,掌握复习数据,开展个体跟踪辅导。通过智能化教学及产生的大数据,对教学全流程进行精准跟踪,从而实现教学自主化、数据化、精准化。该项教改2021年被评为中央电教馆—英特尔“智能互联教育项目”的“领航学校”。

    四是分层作业,校本作业推动减负增效。学校根据各学科课标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水平层级的不同难度要求,将作业分为A(基础)、B(提高)和C(发展)三个层次,做到校本作业与教辅材料相结合。学校加强对作业质量、作业形式、学习资料、打印资料的监控,并将监控结果在教研组长例会上反馈。学生监控方面由各班级学习委员每日统计各科的作业量,每周收齐反馈至教务处;教务处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一步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公布家长监督电话,不定期抽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年度绩效考核的评价依据。此外,学校还精心设计了校本错题本提供给初高中每一名学生,帮助学生提升薄弱知识点和能力。

    五是监管到位,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学校加强常规管理,确保“双减”政策扎实落实到位:其一是落实校园“三巡”制度,即教务处巡课、德育处巡班、总务处巡校;其二是全天候做好教学常规网络巡查工作;其三是落实作业公示制度;其四是严格落实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其五是做好课后服务管理,保证午间和放学时段的学生课后服务高效有序进行。

    六是家校合作,助力“双减”有效落地。学校向家长发出倡议书,公布作业量监督电话,帮助家长理解学校的相关措施、重视有效陪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