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敗局》的第十二天,敢想敢做,不言棄

讀《大敗局》的第十二天,今天只看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書,這一個小時左右的閱讀裏並沒有給我太多的感悟。

因爲這一篇講的是牟其中,這一章的開始吳曉波老師說很糾結要不要把他放在“企業家”這個行業裏,我是帶着這樣一個疑惑去看了的,讀完後我只有一個感受:這個人確實很難用企業家去定義,同時我又覺得他是個“瘋子”,都說天才和瘋子往往只是一線之隔,看完我總覺得他是站在那條分割線上的人。

整個案例裏我沒有看見他是如何成功的但是他的失敗好像是註定的,他每一次發言每一次的動作都在標示着他註定的失敗。

但是不得不說我也是有些佩服他的,比如始終是個敢想的人。

我們總被教育: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於是我們都開始變得小心謹慎起來,就像小時候老師問你夢想是什麼,你會說當科學家、發明家、作家等等,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漸漸長大,就越來越不敢想了,夢想也漸漸變成了“養家餬口”。

很多人也許會說,基本溫飽都解決不了,敢想又有什麼用呢?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當你的夢想只剩下解決溫飽的時候,你的動力也就只能是支持你溫飽了。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在前面的感悟裏也提到過,我在做現在這份工作前只是公司的一個普普通通的一線員工,我也時常能看見十年後,二十年後,甚至更久以後我自己的樣子。無非就是比現在的樣子老些而已,其他的毫無變化與新意,每天做着重複機械化的動作。

但現在卻是我坐在電腦前寫下我今天的讀書感悟,即使現在是上班時間,但我卻可以做一些我喜歡能幫助我成長的事情。

如果放在兩年前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是我想都沒想過的事情。但我是幸運的,因爲有人替我打開了“敢”字的大門。

試想如果沒有這樣一個人的出現,我現在可能還是一個搬磚人,雖然現在也是搬磚人但意義卻完全不一樣了,以前是爲別人搬磚,現在是爲了別人和自己搬磚。

所以,腳踏實地很好,可這並不影響你去憧憬未來和夢想。腳踏實地的本意並不是讓你放棄追夢成爲更好的自己。

永不言棄的心

吳曉波老師在書中提到:

第三次入獄的牟其中每天的運動量驚人。他堅持每天早上繞着小籃球場跑幾十圈,午休後就來回爬樓梯幾十趟,高度相當於一座紐約帝國大廈。此外,即便冬天他也堅持洗冷水澡、做自編的體操,而每週供應的兩次肉他卻堅持不喫,以此培養體魄,“有機會出獄後把時間補回來”。

而這個時候的牟其中已經六十幾歲了,可他依然堅信自己能夠出獄,能夠東山再起,沒有自暴自棄,出獄時已經76歲的他在隔年便註冊了公司,準備重新開始。

我們先拋開他能不能成功,和他之前的種種過失不談,他的這種不折不撓的精神其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我就是一個抗壓能力很差的人,遇見一些壓力就想放棄就覺得自己不行,可事實證明在非做不可的情況下,我也不是做不了,只是自己不願意堅持而已。

也不要去覺得年紀大了,幹什麼都來不及了,那只是不想去做不想寫堅持的藉口而已。

有句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