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和正義背後的悖論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作品不少,但《金陵十三釵》的視角卻非常獨特。嚴歌苓非常擅長以小人物來揭示宏大的歷史事件或深刻的人性本質。

      戰爭是暴力的極端形式,暴力源自文明前的原始社會形態。甚至可以追溯到生物種羣的生存競爭。以命相博的情景下,理性腦讓位於“蜥蜴腦”。正義的一方尚可以信仰和紀律在一定程度管控以暴制暴的邊界,而侵略者的出發點本就充滿了貪婪,他們面對手無寸鐵的百姓和戰俘,人性深處的原始獸慾得到了充分暴露。日本在南京大屠殺犯下的反人類罪,雖然難以給出歷史的全景鏡頭,但嚴歌苓卻以日本軍人對佔領區女人的殘暴姦淫,揭露了比屠殺更殘酷人性扭曲。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對於民族,尊嚴往往比生命佔有更重要的位置。尊嚴是靈魂中的生命,沒有尊嚴的生命就等同於行屍走肉。

        戰爭在戰場上的殘酷,往往被看作不可避免,你死我活在眨眼之間。但佔領區的暴行,以及對佔領區女人的獸行則是人性深處最醜陋的一面。

      《金陵十三釵》也有一些宏大的戰爭場面,客觀表現了抗日戰士用血肉之軀對抗飛機坦克的悲劇。戰爭初期全面潰敗並非決定於當時的戰場,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全面脫亞入歐,清政府封殺變革勢力時,就決定了此後的強弱。

  實話說,現代戰爭憑勇敢是遠遠不夠的,正義和勇敢都不足以取勝。應該承認抗戰的勝利主要不是在中國戰場上完成的,我們不僅要記住戰爭中的恥辱,更要懂得和平發展科技的重要。我們那些戰士非常了不起,技術和裝備方面如此懸殊,身邊的弟兄一排排地倒地,不恐懼嗎?他們是真正將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若不是爲了民族的尊嚴,若不是不肯當亡國奴而苟活,他們怎能不愛惜自己那年輕的生命。

      正是南京大屠殺那樣的暴行和《四世同堂》裏那種當亡國奴的憋屈和恥辱,造就那些無名英雄。日本人低估了中國人民決心,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他們都沒有像滿清政府那樣,洋人一打進來就投降講和。抗日時武器裝備的差距比八國聯軍入侵是更加懸殊,但中國政府和人民沒有屈服。中國一直打到反法西斯聯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金陵十三釵》聚焦的還不是主戰場的抗日英雄,而是一羣秦淮女子。她們戰前就處於社會的底層,是最沒用尊嚴的社會羣體。沒人看得起她們,她們是一羣失去靈魂而苟活的人,可她們中間大部分都是走投無路的窮苦人。經過殘酷戰爭的洗禮,她們在靈魂層面最終得到了救贖,用生命解救了十三位女學生。

  一羣女學生正被日本兵追趕着,她們慌不擇路地逃跑,更激發了日本兵的獸慾。日本兵不是射殺,而是向空中放着槍,邊追邊恐嚇她們。

  被追上的女學生,遭到了慘無人道的姦污和殘害。

  這時,一對隊未來及撤離的國軍部隊截殺了追趕女學生的日本兵。這引來了日本裝甲車和大部隊,僅靠血肉之軀最終無法與之抗衡,大部分都犧牲了。

  那羣逃跑的女學生和十幾個妓女都逃進一個洋教堂。不久,幾個剛纔被打散的傷兵也逃到了這裏。

  看不起那些秦淮女子的學生們和這些妓女產生了點小小的衝突,日本人追來時,妓女提前搶佔了更爲隱蔽的底下室。

  日本兵正在追逐那羣驚恐的女學生時,神父也無法阻止這羣畜牲的暴行。這時,一名傷兵開了槍,把日本兵暫時吸引出了教堂。

  妓女中領頭的叫玉墨,本是大家閨秀,家道中落,失身後淪落爲風塵女子。在這羣看似沒心沒肺的妓女中,她相貌嬌好,身材出挑,是青樓中的頭牌,說話有一定威信。

      妓女豆蔻對在與幾個傷兵相處中,對其中一位叫浦生的動了真情,爲了修復琵琶的琴絃,給這位身受重傷的“弟弟”彈奏,她居然冒險跑回妓院去取琴絃。

  結果在回來的途中落入日本兵的手裏,她被輪姦的過程中,不斷咒罵,吐口水,結果遭到慘無人道蹂躪,捱了幾刺刀後,她再吐出的全是血水了。

  日本軍官再次帶人圍了教堂,並假惺惺地邀請那些女學生第二天去演節目。

  面對日本人無恥的“鴻門宴”,女學生們不願被日軍凌辱,準備集體自殺。

        正當學生們爬上教堂頂端涼臺準備自殺時,卻被玉墨和那羣妓女救下。她們願意用自己曾被污染的身體去替代她們。洋教主也默許了,但在上帝面前,他並不知道這種默許是否有正當性。

      這些平日裏被視爲下賤的風塵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面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女學生們,去赴一場喪失尊嚴,並大概率喪失生命的“變態鴻門宴”。

  《紅樓夢》的金陵十二釵無人不知,這裏十三釵所呈現的突兀,恰是作者要刻意表現的。日本人清點過女學生,是十三人,而玉墨她們只有十二人。喬治充當了這“第十三釵”,也許這是文學高於生活的緣故。

  日本人帶走了這些秦淮女子,可我一點沒覺得這裏有多少正當性。對於禽獸一樣的日本軍人,沒有得到任何懲罰,這些秦淮女子只是身材很好的苦命人。之所以電影沒能在國際影視市場獲得成功,我認爲這裏引發了一個非常傳統的道德悖論,說路軌天橋上有個胖子,推下去,就能救下前方的五個孩子,那你推嗎?六億的國內票房冠軍記錄不知算不算一種回答?但國際路線失敗了。

      總之,在生死麪前,人是平權的”。秦淮女子也是人,還有可能是那個時代最苦的苦人,當然一些已被生活逼得自暴自棄,失去了靈魂。但在侵略者的殘暴面前,她們站出來救贖,的確是靈魂的一種覺醒。

        可神父呢…?大衆呢?爲何國內國際有此認知落差,也確實值得深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