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1多管齊下,助力小丙轉化

多管齊下,助力小丙轉化


看到這個案例,我不禁想起心理學家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中所說的: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治癒童年。童年在原生家庭所受到的影響會持續一生。而案例中的小丙正是在自己小時候與父母分離,跟爺爺奶奶長大,所以現在上五年級了仍然不能與同學們友好相處,和父母之間也有隔閡。如果這一點不能及時引起父母的注意,不能得到改善,估計還會持續更長的時間。

案例中的小丙沉默不善表達,想要改善這種現狀,最好還是先從小丙父母那裏改變。父母要先改變跟孩子溝通交流的模式,要學會科學地與孩子溝通交流,要與孩子建立起和諧親密的親子關係。如果家長在孩子心中建立起了絕對的信任,孩子相信家長無條件地愛着自己,相信家長所有的批評和表揚的出發點是爲了自己好,如果孩子在潛意識裏對此完全信任,那麼這種親子關係就是良性的,也是相互關愛、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穩定關係。比如在一本書中看到的“父母每日四問”,小丙的父母也可以在自己的育兒中踐行。那就是每天孩子放學後都跟他聊以下這四個問題是:

1、學校有什麼好事發生嗎?

2、今天你有什麼好的表現?

3、今天有什麼好收穫嗎?

4、有什麼需要爸爸的幫助嗎?

看似簡單的四個問題其實背後蘊涵着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問題其實是在瞭解孩子的價值觀,瞭解她心裏面覺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在激勵女兒,以增加她的自信心;

第三個問題是讓孩子確認一下具體學到了什麼;

第四個問題則有兩層意思,一是我很關心你,二是學習是你自己的事。

就是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問題,卻包含了父母對孩子的許多關愛和關懷,作爲小丙的班主任,建議把這個方法推薦給小丙的父母(當面推薦或者通過微信文字的方式都可以),畢竟,有一些家長確實需要老師給予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

案例中小丙的班主任,他對小丙不拋棄,讓他坐在普通的座位上是對小丙最大的尊重,除此,還讓小丙當每日一星,親子爲小丙系紅領巾,還爲他擦鼻涕。由此可見,這是一位多麼負責任、有愛心的老師啊!付出總會有收穫,在班主任的暖心行動下,小丙確實有改進:打架次數少了,作業寫得多了。不過就是惡習又復發了而已。我們要把這看成是正常現象。如同一個病人得了頑疾,醫生給他喫一次藥,或者一個療程就能痊癒,這也不大可能吧?

我想告訴小丙班主任的是,儘管小丙有反彈,但我們依然要初心不變,要有李鎮西老師轉化差生的那份信念和堅持——爲了轉化一個差生,光與這位差生相關的隨筆就寫了幾萬字。除此,蘇州的吳櫻花老師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她竟然爲一個學生寫下了15萬的文字!蘇州《姑蘇晚報》十幾期連載吳櫻花老師爲她的學生寫的成長記錄。最終,改變了一個叫沈達的孩子的人生。從一個校園的典型“調皮鬼”成長爲蘇州市“中考狀元”,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這也成就了吳櫻花老師的傳奇教育人生,她的這些記錄也出版成了書——《孩子,我看着你長大》。

“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貝。”小丙的老師也要在平時多去發現小丙身上的閃光點,然後再放大閃光點,讓小丙逐漸有自信,有正能量。要想讓心靈不長草,方法只有一種,那就是在上面種好莊稼。一種方法不行,還可以換用其他的。比如還可以藉助班會的力量,藉助書籍的力量等等來對小丙進行引導。

你把時間花費在哪裏,你的成功就在哪裏。相信小丙也一定會在班主任老師長期春風化雨的感召下,一點點取得進步。

附研討案例:

五年級學生——小丙,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論老師問什麼,永遠都是沉默。他沒有規則意識,來學遲到,上課幾乎不拿書本,作業偶爾寫一次。但一下課,他就一個箭步跑出去玩了。班裏總有幾個與他“志趣相投”的人能玩到一起,但他們也常常因爲小事打架。打架後,他仍然保持沉默,既不陳述理由,也不認錯。最後,每次都是不了了之,批評他,無用;懲罰他,無法執行。(老師說啥,他都只裝沒聽見)大課間,他從來不拿道具,也不做任何一個動作,就站在隊伍的後面。

在以前,老師讓他坐在特殊座位上,離同學們較遠。這個學期,我抱着不拋棄的態度,讓他坐在普通座位上。可是,他無所事事,上課說笑、寫小紙條、拿東西投人等,影響面很大。我表揚他,讓他當每日一星,親自爲他系紅領巾,爲他擦鼻涕,剛開始有點效果,他打架次數少了,作業也寫得多了,可最近他又恢復原狀了。

他的媽媽說:這孩子從小跟着老人長大,沒有養成好習慣,和父母有隔閡,在家裏也是這樣——不和父母交流,甚至連“媽”都不叫。家長對他也很無奈。

這樣的學生如何教育,請大家爲班主任支支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