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盎然訴往事,天馬行空探幽冥

話說,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嬴政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成統一大業,自稱始皇,朝代以爲:秦。

同年,始皇令五十萬萬大軍徵百越。秦軍分五路南下,終公元前214年平百越各部,設桂林、象、南海”三郡以使管理之職。

天下平,而始皇憂:萬世基業,豈因人壽短而不能見輝煌乎?於是走蓬萊,巡五嶽,爲祈仙術,以求長生不老。又因機緣巧合之下遇一女子,稱懷清夫人,以財而顯,以貞爲名。於始皇有不世之功。忽一日,始皇得懷清夫人暴斃之信,怒而憂,怒臣下不明長生之術,憂夫人差數日而仙體得成。遂斬夫人手下,幸得李斯遊說,未誅九族。

公元前210年,始皇崩。

白駒過隙,時光匆匆,這一年已是公元2016年。廣西,陽朔,一名戶外探險愛好者接到一個電話,而正是這個電話,打開了塵封2200多年的一段密辛之門。

一段精彩而又扣人心絃的天坑探祕之旅,一部未完已經讓我期待下一部作品的吸睛之作。

《天坑下的秦陵》同以往的懸疑探祕小說不同的是,作者把視角定在了溶洞之內。在古墓佔據了半邊天的探祕小說中,可謂獨樹一幟。一本書是探祕,也是一部廣西風光介紹史。五彩斑斕,令人目眩的溶洞,鐘乳石,蓮花臺,仙人橋,無一不是令人神往的祕密之地,又無一不是令人嚮往的景色之旅。

神祕天坑,水下陶俑,會飛的金燕,一直追尋的水下袋狼,無一不讓人心生好奇。漩渦,地震,蠱師,殭屍,無一不讓人提心吊膽,又看的欲罷不能。

作者鬼馬行空的想象力實在令人驚歎,而又揉合歷史,傳說,科學元素,《天坑下的秦陵》爲讀者打造了一段虛實結合的傳奇經歷。

而令我更爲動容的除了那些神祕之外,是作者借書中人物說出的這段話。

“也沒有人想到去用手機把美下來。我很感動。”

小林心直口快:“這地方根本就不要說出去,到時候我們人類就會把頭頂那個洞弄大,一個觀光纜車進來,洞穴裏也會被人鋪上水泥,打造成 5A 景點了。"

讀到此處。一聲長嘆:我們對自然已經索取太多,就請留下那一片難得的淨土留給後世吧。

我們似乎忘記了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這個道理,一味的開採,一味的砍伐,一味的追求利益,短視的思維帶來的是自然對人類的反噬。

“”我們從何處來,靈魂又將終歸何處?”於書中反覆提出的這個問題,即是對歷史的迷思,又是對自身的責問。我們何時纔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希望是很快,希望不太遠!

對自然無度的開採,源於利益的紛爭,利益的紛爭又源於人性的善惡。

雖然故事是作者虛構的,但正如作者所陳述的意思一樣,小說是“活的”,它也是一個世界,也是小說人物的人生,誇張虛構裏又帶着“真實”,便和現實裏平凡人的人生有異曲同工之妙,五味雜陳。

書中的人物幾乎都藏着小九九。每個團隊裏都有臥底,也都有背叛。時刻提放着他人的心思,不信任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然而這又不是一羣惡意之人,在生死麪前,在性命攸關之間,人性之善,可見一斑。不拋棄每一個生命是書中之人的善,也是作者在傳達的中心思想。

故事是如此精彩,處處有驚險、處處是詭異、感官上的刺激和文字間的感動,夾雜着一些讓人能突然笑起來的趣味“畫面”。是作者的功力,也是對人性的認知。

那些虛構而又真實的人因爲人性,去勇敢面對,坦蕩生活,活出精彩,活出味道,活出無憾。

因爲堅持,堅持理想,堅持目標,堅持收穫,堅持信仰,堅持堅持。

又帶着剋制,剋制慾望,剋制情緒,剋制身體,剋制剋制。

更帶着畏懼,畏懼年齡,畏懼智慧!

天坑之下,懸疑接着懸疑,祕密連着祕密,讓你想不斷的探尋終極之奧祕。懸疑未解的最後一章卻恰恰是下一本書的開啓之篇。

天坑,帶着疑惑來,帶着更深的疑惑去,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挖“”天坑”的本領,精彩,吸睛,迂迴曲折、跌宕起伏,實乃妙哉!

這正是:                                                       

          古意盎然訴往事,天馬行空探幽冥,

          是非忠奸兩難堪,天坑下洞鑑人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